叶澜教授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我们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抓住课堂中突发的新信息,及时筛选,合理取舍,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可使课堂在不可预设的精彩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教师如果能及时巧妙利用学生的提问,就会使课堂教学效果迥然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也会得到保护。许多老师不能捕捉并利用转瞬即逝的生成资源,采取的态度或是不予理睬,或是一竿子闷死。这不仅有悖于当前课改的理念,而且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还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甚至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或反感。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捕捉哪些生成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捕捉疑惑资源,促进有效生成

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互动交流和质疑问难,目的就是要了解学生头脑中已经具备了哪些“原始资源”,还有哪些疑惑可以作为新问题教学的“生长点”并顺着学生的疑惑延伸下去,通过解疑、释疑来推进教学,从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

例如:我在上《桃花源记》一课时,有学生质疑:桃花源中的人与世隔绝,近亲结婚,照理说几百年来早已自生自灭,又怎会人丁兴旺、怡然自乐呢?从学生的笑声中,我认识到这是一个有效生成的绝佳机会,于是提问:“东晋时代的陶渊明懂不懂优生优育的道理?”大家纷纷表示,古人不可能懂这些。再问:“桃花源近亲结婚几百年不灭,暗示了什么?”生答:“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再推进一步:“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世外桃源?”生答:“表明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学生的一个质疑竟然让大家找到了理解主题的意外通道,巧妙地理解了本文的主旨。

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最大程度地反映自己的学习愿望,教师及时捕捉这种“非预设生成”的见解或疑惑,并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冲动。

二、捕捉差异资源,促进有效生成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和生活背景等不同,他们的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因此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常常会从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出发,发表不同的见解,产生意见的分歧,这就是差异。在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去珍惜,去开发,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在语文课上,我让王某读字词,他把“尧舜”的“尧”字读成了“晓”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很难为情。我抓住这个时机对全班同学说:“王某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识字机会,让我们区分‘尧’和‘晓’两个形近字。”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多样化的探索策略作为教学资源,这样既有助于实现学生间的资源共享,又有利于学生生成个体性的知识。

三、捕捉意外资源,促进有效生成

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没有预设的情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捕捉课堂的“生成点”,巧抓各种有价值的“意外”资源,引导学生去探索,去研究,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我在教学《神奇的克隆》一课时,让学生去学什么是克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这些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上课时先放幻灯片,让学生见识一下世界上先进的克隆技术成果,然后让学生阅读文本,结合收集的资料明白什么是克隆。明白之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克隆一个我自己,让他替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本来我打算这节课就让学生弄明白什么是克隆就行了,没想到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呢?也许课堂会活跃起来。我就说:“这个想法不错,但同学们想一想,克隆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顿时班内骚动起来,有的翻书,有的找资料,很多同学主动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产生了分歧,进行辩论后,最后得出了结论:人是不能克隆的,因为克隆人将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

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有效互动,动态发生的过程,必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信息整合与加工能力,在课堂中善于捕捉、筛选信息,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运用信息,从而使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