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学校组织的听评课活动中,我观摩了我校赵老师的教学公开课《九色鹿》,她是这样导入的:

板书课题,引入佛教故事。预习反馈,学生展示字词学习情况。教师指导“誓言”“灵魂”“恩将仇报”“见利忘义”等词语。借助词语,梳理文章内容。老师这样设问:①看到“恩将仇报”“见利忘义”这两个成语,你想到了课文中的谁?②“恩将仇报”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见利忘义”呢?③你喜欢课文中的谁?理由是什么?进而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上述活动,教师引领学生形成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不可否认,这样的开课导入清爽利落、直奔内容、不枝不蔓、不容置否。作为观察者、评议者,冷眼观课,我总感觉课堂导入的凝聚力、言语活动的发散力还欠一点“火候”。

《九色鹿》源自敦煌石窟第257窟西壁上的壁画,是莫高窟四万五千米壁画中最完整的连环画故事。故事精简,脉络清晰明了,九色鹿和调达形象鲜明。学生阅读时,很容易理清头绪,感受形象。在预习阶段,学生就能体验到九色鹿的真善美和调达的假恶丑。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角色体验,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体验调达善念恶念相交、内心的挣扎,体悟国王前后变化的原因,是课文导读的深层次目标,也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和障碍。因为学生的价值判断及思维水平,还停留在“似是而非”的肤浅层面,对课文角色的评价还处在符号化、程式化状态,还认识不到课文的价值取向和深层内涵。学生课堂上的阅读感悟,还需要有“张力”的话题引领,学生言语学习的“知”“情”融合,还需要教师引领、推动、提升。

开课导入要唤起阅读期待,唤醒学生思考,导出别样精彩。教师不妨这样切入:

一、着眼“义”字,逐级扩展

一是开课伊始,板书“义”字。教师提示自主学习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查阅字典,看看‘义’字有哪些解释?”学生通过查阅字典,从字面上明确“义”字的意思。二是追问启思,走进文本。教师接着再设问:“读了课文,你能找到带有‘义’字的成语吗?由这些成语,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个角色?”三是思维发散,词语扩展。以“义”字为突破口,调动学生积累:“你平时积累的哪些成语带有‘义’字?说说看,看谁记得多?”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考查了解学生的词语积累情况。四是扣词析“义”,比较辨析。据词释“义”,推想辨别:“试试看,你能说说这些成语中‘义’字的意思吗?”让学生借助成语,形成对“义”字的初步理解。

二、聚焦人物,逐层深入

没有疑问、没有问题就没有真实的学习发生。问题的方向,就是思维的方向。趁热打铁,教师抛出问题,启迪学生思考:

①课文中调达应该坚守的“义”是什么?调达的“不义”又表现在什么地方?调达“不义”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调达“不义”时在想些什么?调达用“不义”回报九色鹿,这就叫什么?②课文中的国王,应该坚守的“义”是什么?他起先怎么做?这是“义”,还是“不义”?他后来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国王?③课文中九色鹿的“义”体现在什么地方?读九色鹿身处险境时说的话。想想看,到底是什么力量,改变了国王的做法?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课文导读,精准切入是关键。聚焦“义”字,由字词到内容梳理,再到探究感悟,品析言语背后的价值取向及深层内涵,能使课堂导学目标相对集中,也便于教师把握学情、顺学而导,凸显教的针对性。

教师导得透彻,学生学得明白。促使国王举止态度发生逆转的,与其说是九色鹿的慷慨激昂,不如说是“义”的力量:身为一国之君,不与小人为伍,这是“义”;不以一己之私残害无辜,这同样是“义”。课文结尾国王遏制私欲、纠错补偏,就有了情理积淀。学生对《九色鹿》的圈点、思考、探究、揣摩,也就有了清清楚楚的一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