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教师为主体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虽然在知识点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节省时间等优点,但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一轮信息技术改革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学习目标的统一,对于弥补传统教学中出现的缺陷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全方位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目前大班额小组合作教学活动分为四种类型:

1.师生合作模式。这种类型的合作教学以“合作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学”为代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继而改变教师照本宣科死气沉沉的教学状况。

2.师生互动模式。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合作授课,是针对各教师之间缺乏彼此交流,各自为政情况提出的,由两名教师同时在课堂上进 行合作,共同授课,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所教授内容的相互补充,实现在思维创新、科研上的交流,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

3.生生合作模式。这是一种源于美国,颇具创意的教学理念,主张课堂上给学生留足相互切磋、沟通、仿效和矫正的时间与空间,从而达到相互提高的作用,但这不是大班额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向。

4.全员合作模式。我国学者提出的“合作教学论”是这种合作模式的代表,与以上三类合作教学形式相比,全员合作教学的优点在于全员参与,教学氛围民主、和谐。

二、任务设计科学合理

1.设计开放性学习任务,确保组员全员参与。多答案、多途径、适当难度的开放性学习任务是大班额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实现的基础,这种开放性学习任务既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确保小组成员共同参与。

2.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实际,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课程,又是边缘课程,它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能力各有千秋,有的喜欢编程,有的擅长网络,还有的爱好设计。因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必须遵从学生情感认知的客观规律,把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与知识教学有机统一起来。教师要以兴趣激发学习,进而引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让其自觉投入学习;教师要通过设疑,指导学生自学,使情感的发展有机统一于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之中;在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后阶段,要及时归纳总结、综合评价反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实现以成功激励学习,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的目的。

3.分工明确,合作任务有价值性。如执教“制作动漫网页”的小组合作内容时,先将其分为编辑、素材、美术等任务,然后又将其分为添加文字、插入图片、设置超链接、插入背景音乐等子任务,学生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小组内美术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设计图画,语文较好的学生可以组织材料写文章,或者小组内一个学生负责操作电脑,一个学生负责内容上的设计,一个学生准备交流发言,这样任务就具有了合作性。

三、教师在大班额小组合作教学中应准确定位

在大班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师生之间应体现出民主、平等关系,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授业者,而应是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者,协调控制组间的关系,调动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超强管理能力,要充分利用每一次任务的完成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切实感到进步。切记出现“表面热闹,实则无效”的现象。

总之,在大班额下中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应准确定位,创设平等、开放、互助的合作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