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各类的示范课、观摩课令人目不暇接,因其直观的指导、引领作用,以及便于操作、可模仿、接地气的特点,而深受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但是这类公开课对于上课的学生来说,一般都是“旧课”。 “旧课”怎样上才能不是浪费时间的表演,而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一次知识升华、精神大餐呢?综合观课研课活动,以及个人的执教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立意要有深度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这是执教者在备课之前首先应该树立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而且这个理念应该贯穿备、教、学的始终。执教者对于文本不仅仅要熟悉,更应该透彻地理解,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更能找出作者的 “言外之意”。执教者授课时,可以从文章的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状况、人物生活经历等方面进行剖析,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使短短的一节课教学成为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

二、角度要有新意

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书上直观的、常理性的内容,教师一般都会讲到,即便没有那么深的领悟,也会拉、拽、碰到一些,所以再次上课时,一定要“不忘基本,但是要走出这些、高于这些、宽于这些、重点在新”,转换角度,新意迭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问题和事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新意就是执教者对事物符合当代的新认识和独特感受。角度要奇特,充满正能量,最重要的是要接地气,有新意。没有新意,宁可不讲。

三、拓展要有高度

方向要比速度重要,引导有多精准,结果就有多好。长度不能产生高度,高度却能拓展宽度。把长度当高度,是缺乏常识的表现。学生一般在初识过程中对新学的基础知识会有了解,那么再次接触的时候,他就会自觉地将知识向前推移,渴望获得更多、更新、更深。新的数学课的拓展可以将研究的对象范围加以拓展,重点放在难度上,有宽度,有高度,从而让学生获取新知识。而语文课的拓展可以通过联想、运用、幻想、综合等思维方式,使拓展更宽更高。

四、形式要有创新

怎样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一节“旧课”呢?我觉得应该遵循“课堂活动化、活动交际化、交际生活化”的原则,要大胆突破原有的教与学的模式,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等形式,固学选法,竞争探究,适时引导,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追求无痕的教学艺术,努力使课堂达到人课合一的境界。

总之,公开课要想有新意,效果高效,达到既定目标,那就要求执教者立意有深度、角度有新意、拓展有高度、形式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