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目前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是提问的发起者,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平等交流,通过问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但是课堂提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应该从表面的热闹,向关注课堂提问的细节进行转换,这样才能够发挥提问的作用,通过提问真正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一、抓住教材内容提问,放缓思维的坡度

教师提问的时候,要注重难易有度,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提问的效率。以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例。

师:你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进行推导的?

生1:之前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割补法推导的。

生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形式。

生4: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之前学习的图形?

生1:圆可以转化无限多边的多边形。

经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就将圆面积和之前学习的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结合起来,然后让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对圆面积计算公式就加深了印象,同时这样的提问过程,放缓了学生思维的坡度,学生解决起来也比较容易。

二、抓住学生的特点提问,加深思维的深度

教师需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还可以利用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来激励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也对问题进行思考。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课堂开始之前,主要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积极性很高,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是到课程的后半部分,学生就开始变得散漫起来。此时教师就提问学生如下: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内容,那么同学们现在利用这部分的内容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请问正方体的表面积扩大了多少倍?体积扩大了多少倍?

学生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面面相觑,但是经过简单的思考之后,学生就纷纷开始计算起来,然后很快得到了答案,在和教师讨论答案时,学生都表现得很活跃。这个教学过程,教师就选择了合适的提问时机,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对知识进行了巩固。

三、抓住反馈的信息提问,提升思维的灵敏度

提问时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的提问过程,还需要注重学生的问题反馈过程,注意倾听教师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重视,然后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对知识掌握就会更加牢固。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需要学生正确运用切割法,将图形转化成自己熟悉的图形。但是一些图形的切割方法并不只有一种,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了其中一种切割方法之后,有的学生就会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这种精神进行表扬,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一些学生的看法并不正确,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勇气进行表扬。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思考:14台织布机5小时可以织布2600米,那么请问24台织布机15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

生1:在解答的时候,可以先计算出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的织布量,然后再计算出24台织布机15小时的织布量,利用简单的乘除法就可以解决。

生2:在计算的时候先求出24台织布机15小时织布量是14台织布机5小时织布量的倍数,然后就可以知道24台织布机15小时具体的织布量。

这就是课堂中两种不同声音的出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透彻,思维也会变得活跃起来,避免思维定势的限制。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要把握问题内容和提问的时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同时要鼓励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让提问的过程能够有序开展,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 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