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读写结合则是加强语言实践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我们发现,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在设计读写训练时,在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安排过于随意,“写”往往成了课堂上的“点缀”。那么,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读写结合的重要作用,让读写实现有机融合呢?

一、明确目标,寻找读写最佳结合点

1.读写结合要符合年段目标。

新课标对各年级的读写要求各有重点:低段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中段重视句群与构段训练,高段则要考虑从文本中习得基本的文章表达方法。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即使是同一主题的课文,其训练要求也是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 比如“人物描写”主题,各年级均有安排,四下第七组是“让人敬佩的人”、五上第六组是“父母的爱”、六上第五组是“走近鲁迅”。但各年段的训练重点显然是不同的,从单元导语可以看出,四下的要求是“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五上的要求是“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六上的要求是“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不难看出,中段读写要求单一,层次较浅,只要在具体事例中通过外貌、动作等方面的具体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即可。到了高段,读写要求明显提高,不仅要注意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人物的哪一方面描写更为合适,还要注意如何深入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来表现人物特点及品质。因此,教学时一定要按年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读写,让不同年段的学生读他该读,写他该写,写他能写,从而有效促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2.读写结合要符合单元目标。

将读写结合置身于单元整体中,学生的练习才得以举一反三,加强巩固。单元读写目标最简单的找寻之处,首先就是“单元导语”,中高段教材中都会明显地将要求写出来;其次是“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口语交际与习作”,很多时候这些地方会将单元读写的目标再次呈现;再次是从“课后题”中发现。因此,教师须做个有心人,注意从中找寻。

比如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主题是“父母的爱”,“单元导语”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读写要求:“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交流平台”则要求“在本组课文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如……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其间,举例的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外貌、动作描写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语言描写的句子。根据这些提示,我们不难找到文中的读写结合点。其中,“反复”手法的语言描写和抓住几处进行特写的外貌描写即是极好的读写结合点。

3.读写结合要凸显文本个性。

所谓文本的个性,即在同类文本中独有的特征,即“我有他无”。要发现文本个性,需要教师们清楚语文的本质,潜心涵咏,深入解读教材,更要不断地修炼自己,让自己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以五上第六组的课文为例,《学会看病》一文是采用了大篇幅的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主题的,像这样通篇采用人物心理描写的文章在教材中实属少见,因此本文是让学生学习心理描写极好的范例。如何让这一个性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笔者在解读教材时对文中所有的心理活动描写进行了进一步研读,发现其手法之丰富奇妙:不仅用了常用的言行表现式写法和内心独白式写法,还用了不多见的感受描写式写法,如“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抓住这个极具个性的读写结合点,仿写迁移时就可以让学生以文中儿子的身份,选择“独自走出家门直到回家再见到母亲”这一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采用以上方法写一个心理描写片段。这样,既深切领悟了母亲的爱,又很适时地训练了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一举两得,从而实现读写的有机融合。

二、紧扣重点,指导读写最难融合处

1.紧扣读写重点,优化教学过程。

读是写的基础和依托,写是读的再现和延伸。只有在“读”的过程中紧扣读写重点,将文章写法读懂,读透,使每个学生都能习其精髓,才有可能在“写”的环节中得以迁移运用,掌握技法。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紧扣读写重点,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

如五下第七组“异堿风情”中《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抓典型、多角度”的写法是该文本很重要的写作特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笔者作如下设计:

①简介课文后思考:威尼斯城有水,有桥,有欧式建筑,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可见:小艇是威尼斯最有特色的景物,要表现“异堿风情”,就要选择这个城最典型的景物来写,即选材料要典型。

②梳理脉络后学习:作者写了哪些人的活动?为什么要选这些人?经讨论及资料补充得出:青年妇女、小孩、老人是男女老少的典型代表,当时威尼斯是商业中心,商人是各行各业的典型代表。此时学生明白:选人物要典型。

③作者又选择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威尼斯美丽的夜景?即选景物要典型。

④作者又是怎么把这些人物和景物写具体化的呢?细读发现:人物是从动作、神态、声音等多个角度来描写的,景物则从艇散开和安静后两个角度来描写。两者均采用“多角度”的写法。

⑤仿写:选择家乡最典型的景物,从多角度表现人的活动和景物特点,来表现家乡的风土人情。

以上设计,始终紧扣“抓典型、多角度”这一读写结合点,从读到写,层层深入,采用“抓典型、多角度”来表现某个地方风情特色的写法,已在学生心中打下烙印,从而收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2.抓住读写难点,舍得重锤敲打。

读写结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仿写、补白、续写等。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当学生感到困难时,就会望而却步,失去热情。因此,教师需了解学生,在他们最感困难的地方,提前预设,重锤敲打,进行详细指导。比如《落花生》一课“借物喻人”的写法,对于初步接触这一写法的学生而言,学生可能只知既要写物又要写人,至于如何写物如何写人,如何突出两者的共同点等方面,却未必知晓,因此这是读写最难结合的地方。笔者在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①比较第10节与第12-13小节的写法,有什么发现吗?教师点拨:突出物与人的共同特点是借物喻人写法的特点之一。

②作者在写物与写人两方面重点写了什么?“突出写物,画龙点睛写人”。教师点拨:这是借物喻人的又一写法特点。

③补充阅读《露珠赞》,让学生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加深对借物喻人写法的认识。

④思考:从身边的哪些事物可以领悟到做人的道理,选一物来仿写一个借物喻人的片段。

这样的指导,直击教学难点,学生的思维被打开,而且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已经非常清晰,写出来的语段自然是异彩纷呈的。

三、练评并重,提高读写有机融合度

1.评价时空要保障。

课堂教学中,既然安排学生写,就一定要给学生留足时空,然后通过反馈交流让学生对自己作品的优劣有一个清晰的判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训练的效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处理好学生阅读和练笔的时间,要有整体意识,全程规划,做到精选读写内容,留足练评时间,切忌匆匆过场,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得深入,并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认识水平因有精准的评价而提高。

2.评价标准要明确。

评价标准就像是茫茫旅途中的方向标,明确了,能给人一个清晰的指向,指引行路者向着目标前进;反之,则可能迷失方向,不知所终。如《秋天的雨》一文第二自然段围绕“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句话来写,并用“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谁怎么样”的句式,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总起句写具体。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在理解内容和领会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以《春天的雨》为题进行仿写。评价时,教师就要以此为标准:是否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是否按先总后分来组句成段。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促进读写的有效融合。

教师如能以文本为载体,寻找最佳读写结合点,指导到位,评改提升,就能让学生读有所悟,写有所得,实现读写的有机融合。如此,语文课才真正成为学生濡染精神又习得语言的生命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