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充分受益的关键。儿童具有潜在的学习欲望,关键是看教师能不能激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汲取知识,运用知识。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他们可能会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缘自生成,学生的智慧往往在这一刻被点燃。

《琥珀》是我精心准备的一节赛教课。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作课件、搜集查找资料、买实物教具到三番五次的试讲,我都认为自己的课万无一失,一定会按照预定的教学环节进行。但在正式讲课时,这些“计划”却被一系列的“意外”搅乱了。不过,也正是这些“意外”,让我重新理解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让我对如何上好语文课有了新的思考。

上完这两节课,我再次静下心思考。教学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去探索他们的思维方式,真正理解学生,这样的课堂,学生学习情绪才会高涨,思维才会活跃,这样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天地。同一课教学,很显然第二次的教学效果要比第一次的教学效果好,究其原因,教师在备课中作了充分准备。深入研读了教材并认真备课,在备课中更多地关注了学生,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能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去考虑,多想了一层——如何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如何巧妙地引导孩子学习。这样,教师才敢于突破预设的教案,能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迸发出教学机智的火花,学生才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作用。于是我想到,我们的教学中能不能试着这样做呢?

一、充分尊重学生,努力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凌驾于学生之上,这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地位,教师凭着纯纯的“好心”,一味向学生单向灌输,收效甚微,学生也并不一定领情。其实课堂上也可以更轻松一些,教师也可以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与沟通,双方互教互学。当然,这看似轻松的背后,需要的是教师课前对教材的充分研读与思考,对学生的充分预设,课后的大量学习,需要有渊博的知识作支撑,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显得游刃有余,才能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案例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在第二次教学中“蹲”了下来,充分运用对话策略,促进了学生读书、思考、体验、交流。

二、课堂教学活动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本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多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成了教师自己的舞台,而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使原本的多向的对话变成单向的“传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教者不是直接把结论教给学生,而是不断地启发、点拨、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心灵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对话交流中,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知识和经验,交流各自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提升着自己的认识、审美与精神,这样的课堂充满了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三、教师要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案进行教学活动

以往的课堂常常受教学活动的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使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不敢越“案”半步,课堂教学沉闷、封闭、机械。而生成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主宰、学生跟着走的局面,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师生进行共同创造的过程。案例中,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敢于向教师挑战,这显然出乎教者的预料。经过教者仔细反思,再一次充分备课。教者在第二次上这节课时胸有成竹,敏锐地抓住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突破原先教案的束缚,引导学生讨论、探索,学生学习的智慧得到尽情展现,课堂真正成了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

这节课上完了,但它引发出来的思考远不止这些。老师应该充分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课堂上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理解与信任;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我想这可能也是我们实现增效减负的一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