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明确提出了阶段性目标:留心观察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长习作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一目标对于刚刚迈入写作门槛的学生来说,实感困难。那么如何使学生起步作文不再难?我们只有抓好切入点才能使起步作文化难为易。

一、指导观察要得法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写作获得素材的第一步。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很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观察不得法,写作时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例如写一种水果——西瓜,我先安排学生实地观察,观察时注意顺序:由外到内,由形到色、味。观察时可以动用各种器官,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口尝一尝。只有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知道观察不光要有序,还要有重点;不只用眼睛,还可以动用其他感官。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方法,学会了观察。

二、积累运用要经常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就无法写好作文。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常积累。每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积累文中好词佳句、精妙的修辞手法、巧妙的写作方法等。除此之外,还应让学生学会课外积累,大量阅读课外文章,记下经历、见闻,积累素材,扩大积累量。有了素材的积累,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素材。如在写家乡的美景时,许多学生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文章结构上运用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写作顺序,按春夏秋冬四季去写,使文章生动﹑精彩﹑有趣。孩子们也从中感受到了积累的作用,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积累运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三、习作命题要趣味化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那么怎样让学生有想表达、要倾诉的欲望呢?首先,在习作的命题上,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在选择写作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人﹑事﹑物,如《自我介绍》﹑《课间十分钟》﹑《我学会了……》等。这些命题都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能写出真实感受,也有话可说。再如指导写一种小动物,我打破常规,没有让学生写动物的生活习性,而是指导学生选取自己与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最有趣的事写,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写了自己给小动物喂食,有的写了给小动物洗澡、打扮,还有的写了与小动物嬉戏,真是妙趣横生。除教师命题外,让学生自己命题,将自己感兴趣的、感触较深的尽情倾诉出来,相信学生要表达的一定会很多。

四、布局谋篇要实效化

除了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紧密结合外,还必须对文章的整体布局有确切把握。因此,在学写起步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布局谋篇。我提倡采用最实效,也是学生最易接受的“三段式”写法:开头—中间—结尾,让学生感到可操作又具有高效性。作文最难的是开头,第一步要顺当,只要找到话头就行,不妨平铺直叙;第二步要求灵活,在初步掌握开头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学习一些灵活的开头技巧。而中间部分,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的动作、神态、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即可;写景文章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做到有序表达。结尾不容忽视,首先要紧扣主题,不能离题万里,任何脱离中心的文字哪怕再有文采,也是没有意义的;其次结尾要新颖、简洁,忌拖泥带水。为了让学生很快掌握“三段式”写作方法,建立篇的概念,我采用范文引路的方法,指导学生读中学写,读中悟写,让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快速打开写作的思路,从而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初学者从这一方面入手,快速,高效。

总而言之,起步作文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只有抓好切入点,才会让起步作文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