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教师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是研读教材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觉得,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在现代化技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许多教师把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过程其实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语言文字材料获取知识、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阅读,自主探索,主动感悟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打破常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求知。

三、以课改大纲为主,渗透人文情怀

有人认为,小组讨论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教师要主动退位。笔者认为,有效的生本课堂,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倾听者、欣赏者,更是指导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无教师指导的学习正是区分学生自学和课堂学习的重要标志。有效的教学,教师不是要从课堂上退位,而是要更加主动地提高自身有效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语文毕竟姓语,达成“文”的目标是语文的本分所在,而达成“道”的目标应该是“副产品” 。我们在课堂导入、拓展延伸、作业布置等环节中更应注意与“文”的课堂目标相吻合。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要走近学生,和他们多谈心、多交流。语文教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生活会在文章中流露。所以语文教师是最懂学生的。教师和学生亲近了,学生才会愿意参与课堂教学。只有愿意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才敢说,只有敢说,高效课堂的效果才会更好。

2.鼓励学生多学习。

学生敢说是一方面,能说,才是最重要的。高效课堂的模式能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要看学生的能力。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课下多看书,多查阅相关资料,在脑子里有一定的认识。另外就是,只有知识面广的孩子,他们的视野才会宽广,见解才会独到。

3.课下和学生们多交流。

讲授每一堂课,除了参透编者的用意,还要看学生最想学到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很好奇地来上一节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创新是学生摄取营养的关键

创新就像苹果砸到牛顿头顶上,我们要认真呵护。在学生自己主宰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创新性是充分解放个人,培植不断具有新鲜活力的个人主体的关键。求知中不断创新,需要强烈的创新激情,对学生材料特征精细的辨析力,对清晰细节良好的记忆,而后借助丰富的联想和创新的催化,才会产生独特新颖的构思。因此,创新的过程是对学生各种品质的磨炼和淬砺的过程。不断创新可以不断地领略到知识深部的风采,可以增强观察力,发展想象力,给学生智力的发展开辟一条宽阔的通道。创新的成果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从而继续唤起到未知领域去探索的欲望,激励人去追求、去发现、去探新。创新需要主体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更需要主体的独立“静思”,去完成对知识的重组、再造和独出心裁。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中自由遨游,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