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是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中小学教师都是凭此进行教学活动的,因此,用好备好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其次,因为教学目标实施的场所是课堂,所以预测教学效果,增强课堂调控能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二者如同飞鸟的双翼,只有协调运行,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一、用好备好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随着课程标准的变化,我们的教科书也在变化,以高中语文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修订了四次,2007年以后,相对固定了下来,但是不管用什么版本,关键看我们如何使用它。

尽信书就会被书捆绑,若就事论事,按部就班,结果就是教不灵活、教不透彻,隔靴搔痒,事倍功半。

1.教科书是可以评价、选择使用的。教科书是我们达到课程标准的一个媒介资料,是对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的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教科书是范本,但不能迷信范本。教科书中的个别知识(如语文课本下面的个别注释)还存在争议;一些课文已与现实产生了距离,所以我们不必死抠教科书,应该对其有选择、有侧重地使用。

2.教科书是可以研究、分析、开发的。教科书是文字性的,如果我们授课时对文字内容不加以解说拓展,将它与生活实际、历史史实和已知理论结合起来,学生就很难理解。对拓展、联系内容的组织和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对教科书的开发。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自己明白是怎么回事却不知道怎么给学生讲明白,就是因为他只是把教科书上的内容翻来覆去地讲,却没有把知识讲“活”。所以, 对教科书要“钻进书内,跳出书外”,对它既不迷信,也不照搬,而是吃透这部分知识的精神实质,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拓展知识,为我所用,使教学实现高效。

二、增强课堂调控能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学目标实施的场所是课堂,课上得好不好,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接受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1.对教学效果进行预测。教学效果与教学的调控能力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对教学效果有预测,预见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好应对,才可以有的放矢,在课堂上调控自如。以讲授高中语文必修1《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理解荆轲的性格、形象为例。上课时估计学生回答有难度,就根据学生的表现,看他们看过哪些英雄故事,由此打开理解的通道。另外,课前若能先调查了解,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样课堂预测会更准确。否则,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课堂预测不准确,讲得过深过多,学生就会如腾云驾雾一般,听不懂,不愿再听;讲得过浅,学生会觉得淡而无味,不愿再听,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效果。

2.知识储备丰富。知识储备和调控能力密切相关。知识储备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学教师最好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知识体系都储备上,这样就能了解知识的阶梯状况,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容易理解新知。同时还应该在教科书之外不断汲取新知,打开了一条与学生沟通的渠道。那些见多识广的老师,即使学生提出了“刁钻”的问题,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使得他们能“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课堂调控游刃有余。

3.要以教学目标为主,不能因为知识储备丰富而天马行空,跑偏了方向。教学目标就是本课的方向,无论如何拓展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所以,用好备好教科书,增强课堂调控能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两个方面,如同鸟的双翼,缺一不可,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朝着既定目标,带领学生到达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