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研员,深入学校听课、评课是一项很常规的工作。我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感受颇深。发现一些老师在历史教学中“重文轻图”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认为各种图表从属并服务于教科书文字,有的老师蜻蜓点水讲一下,有的老师根本就弃之不用。图文并茂是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色,除了文字资料外,还有大量的历史地图、图表、插图(包括历史人物画像和照片、名胜古迹照片、漫画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史料,灵活运用它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穿插在课文中以小字形式引叙的一些文字史料,还有课本中的一些思考题也涉及一些史料。由此可见史料在历史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为教材作注脚,而应当在历史教学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况且在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命制中,各种史料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史料的应用。一、史料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一种真实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史料并非只是文字记录,还包括大量的图画、实物和影像资料,这些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乏味和纯依靠记忆的偏见,学生接触的不再仅仅是一些死的文字资料,而是“鲜活”的历史,通过史料将时空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感受当时人的看法和感情,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弥补了教材内容的疏略,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讲“南京大屠杀”这一问题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清日本法西斯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可让学生观看教材上的一些图片,接着,又让学生观看一段影像资料,这段资料真实地披露了日本在占领南京后大肆屠杀当地居民的这段历史,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希望这段历史永远不要重演。

此外教材中的大量图片史料更能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进行八年级历史教学中,邓世昌与黄海海战、时局图、谭嗣同英勇就义、国父孙中山、陈独秀等,这些都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欲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文物、古迹、图片、历史地图、数据图表、漫画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利因素。因此,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史料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历史的真实感,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史料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历史。比如讲“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这一课时,怎样让学生理解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这一难点呢?这是引用材料“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与其间”,引导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后得出: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抄写皇帝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接着,再让学生看课本上插图军机处的内景和乾清宫的内景图片,让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一眼就看出乾清宫富丽堂皇和军机处的内部陈设却相当简单,这样,学生就能结合材料和图片,进一步地认识到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君主权利的加强。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在《理解历史》一文中指出:“学校的历史,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历史的实际情境及其发展。要达到这样,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这说明史料的运用不只是用来说明教材上已经有的某种观点或史实,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史料只是一种媒介,是学生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媒介。我们要传授给学生的是运用这些史料去探究历史的方法,而不再是固化的“事实”。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结论评价,也不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大量的史料去感受、认识真实的历史并得出认识。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学生的活动不仅仅体现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上,而且还应该体现在教师—学生—教学文本的互动上。教学文本并不仅仅限于教材,而应该包括所有教学活动和历史材料,教学文本的内容越丰富,越具开放性和探究性,就越能给学生的智慧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的环境。因此在教学中引入历史资料,通过教师启发来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可以锻炼、提高他们多方面能力,如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述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能提高学生中考解析材料的能力。

三、史料教学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讲课中运用生动的史料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比如课本中对爱迪生的描述,主要介绍了他发明的许多电器,在讲课中应用这样一段史料:“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他和助手试验了六千多种植物纤维,而他发明碱性蓄电池在研制成功前也经历了不少于五万次的失败。”这时问学生:“爱迪生有句什么名言?”学生齐声答:“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从而使学生明白“成功来自勤奋”的道理。这种寓思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于史料之中的教学,既不空洞也不乏味,类似的例子在历史教学中不胜枚举。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现行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主,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使用。在运用史料教学时,教师选取的史料必须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史料的难易度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片史料,教师都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才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呈现史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思考,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