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习题练习。习题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学生在练习中寻找自己学习的空白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思维能力。然而,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并未自行设计习题,而是从网络中搜集,往往使习题练习流于形式,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以初中历史习题的变式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一、培养历史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变式艺术,使学生对历史习题的内涵感同身受。例如在史论结合类的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点,这是历史教学的一条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则。“史”指给学生举例,以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告知学生这就是“史”。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历史进行解析,就是“论”。例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中,就可以从学校图书馆——三弘图书馆的由来引入,采取“变式”艺术,使学生对三弘图书馆有所认知,拉近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时空距离,有效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

在历史习题教学中,可以将历史习题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并创设情境,提升学生思维联想能力,以便提高学生思维意识及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历史习题教学的内容,“变式”为多个具体的历史习题。在实际习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课程体系结构,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知识,避免重复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优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目标上,不必每课时都一味追求“成绩”教学,但是一定要优化教学手段,结合“变式”艺术,注重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提升。教师可利用趣事逸闻、媒体报道、影视图片,有机导入,以新引旧,通过“变式”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历史的思考。课本是最好的资源,不能完全抛开课本去另搞一套。将传统历史习题教学方法与多媒体历史习题教学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初中历史习题的教学内容,将历史习题教学转化为文字、声音以及图形等,增强教学直观性。同时也要积极开发课外资源,设计好导学案,适当利用好教学课件。现今的初中历史测试题更加突出学科人文特点和时代性,更加突出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初高中衔接。因此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对比与联系(包括联系现实热点),注重指导学习方法,循序渐进,扎实改革,注重实效。

四、采用一题多变

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考题出现了较多的新材料、新视野与新问题,无疑增加了解题难度。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从不变中探究变的规律,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通过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特征、历史规律的把握,并培养信息表达、整理的能力。在讲解每一道试题后,教师应对原题进行变式,从多个角度予以延伸、发散,最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如试题“19世纪60年代,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地区作坊主开设工厂,并开始雇佣工人生产,由此表明洋务运动的特点”。针对此道题目重点是评价洋务运动,且题目中都提到了工厂、企业,教师可对该题进行“变式”,如下:洋务派举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经过几年的发展,由最初的3艘轮船扩展为30多艘,且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在初中历史习题教学中,应用“变式”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历史习题的掌握程度,大大提升学生对历史习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水平。采取“变式”艺术教学方法,优化当前初中历史习题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初中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