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8至12岁,他们顽皮、可爱、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同时由于他们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对于枯燥的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教学内容或是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久之,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厌学。在此,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师、生、设备或现状等诸多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合理编排,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学内容。让学生乐于走进课堂,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一、研究教学大纲,量身定做“动态教学系统”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课堂,如果不注意巧妙编排,容易上成枯燥的计算机课。在课堂教学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特长的教学方案,即量身定做一个“动态的教学系统”。这个“动态的教学系统”是在掌握学生的喜好,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创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带着好奇、新奇,循序渐进的学习新知。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像讲有趣的故事一样完成学业知识。

二、取个“响当当”的课题名称,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学生的眼球

课题名称取的新奇,取的亲切,取的独特,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制作环保公益广告”这课时,课题名称就叫“生命的摇篮”,想通过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进一步让学生制作环保公益广告,呼吁人类共同保护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学生通过制作“制作环保公益广告”,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达到了学习目标。

在学习如何在幻灯片里插入声音这一节课时,我结合学生感兴趣、乐于学的音乐电子相册内容,给本节课起了一个“爱的驿站”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学生在有爱与被爱中学习声音的插入。让学生把教学内容设计成“音乐电子相册制作”。让学生在“爱与被爱”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情绪激动,思维也异常的活跃。

三、根据学生心理,巧妙设计导入,把学生快速带进课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做为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尤为重要,能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产生兴趣,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导课时就要设计故事的开端,或是悬疑,或是好玩,或是优秀作品欣赏或是让学生来帮忙,都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的良好开端。在“爱的驿站”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做个相册,送给亲爱的妈妈,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爱的驿站”,这个故事情景设计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也能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快速带进课堂。

四、教学过程巧妙设计,环环相扣,引起学生兴趣

在“爱的驿站”这一课中,我分四个环节来上这一节课,让学生带着完成相册的任务,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来学习新知识,在完成相册制作的同时,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一环节:满怀欣喜赏相册。利用欣赏作品把学生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使学生在迫不及待中进行探究学习。第二环节:小试牛刀学方法。在任务设计上,将教学目标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中。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完成教学目标。第三环节:大显身手做相册。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做相册,发挥自己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环节:巧手留爱展相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再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正确评价他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新的知识。

五、精心设计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离不开课堂实践,如能设计出探险之类的环节,一环套一环,让学生自己找答案,揭谜底,这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时,应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内容巧妙设计,深入浅出,即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敢创新。

将以上五项内容叠加在一起,产生的综合效应就是动态的教学系统。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内容的精髓,建构必要的知识背景,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使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而最大限度的掌握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