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性教学成为高校推动教学改革和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研究性教学具有研究性与探索性相结合、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主导性与主角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目标性相结合、预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研究性教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创新,从而提升自身教学素质;二是发挥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激发其研究潜力和创新能力;三是促进大学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在当前教学环境下,研究性教学容易受到学校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管理者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师素质水平、课程本身性质和教材选用等问题的限制。因此,研究性教学要针对课程性质,随着教师教学素质提升和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而有序展开,避免走入研究性教学“运动性”和“全面性”的窠臼。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特征 功能 限度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2014年度)(项目编号:YJ—B1411);2013年山东省研究生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号:SDYC13044)。

研究性教学成为当前部分高校教学改革的“宠儿”,其初衷一般是促进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统一,其目的是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促进本校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学校教学水平向国内和国际高水平大学迈进。但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性教学改革出现了“盲动”和“乱改”的现象,大部分改革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部分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实践者并不十分清楚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其限度。尽管学者们和教学实践者对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各有理解,但顾名思义,研究性教学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①。研究性教学在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情况下,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单纯的知识传授目的,致力于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其在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顺利地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性教学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首先应该掌握和熟练运用研究性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征。

研究性教学的“研究性”特征

研究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最为显著的特征自然是其“研究性”,尽管传统教学模式在其教学过程中,也会有研究性的成分,但研究性教学的“研究性”程度较高,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研究性”教学和考核方式也丰富得多。这种“研究性”总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研究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研究性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探索性活动,目的是带着问题自由地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可能路径。也就是说,研究性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其展现方式更为灵活,对于知识和研究方法具有探索的自由。“研究性教学有着悠久的追寻‘自由’的历史。其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更好地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更是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人之为人的自由品性。”② 这种探索性自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课程展开之前对实现课程内容的探索性、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性、对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对学习效果考核的探索性上;二是学生不再是单向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在文献和资料的查找、相互的讨论(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的讨论)特别是争论过程中、研究性的考核中,对课程内容和重点难点积极主动地探索性学习。课程的研究性特征为探索性学习指明了方向,探索性学习为研究性特征提供了操作的路径,二者共同服务于课程的目标。研究性与探索性学习相结合的特征,对于研究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探索性和实验性的教学改革,所以我们不能苛求研究性教学改革都要成功,我们要允许教学改革失败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促进研究性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二,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封闭性是指研究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同,形式上仍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进行,这里的演员仍然是教师和学生,其在有限的空间舞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通过争论、分组、报告、实验等方式展现自己。但与传统性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所有的封闭性室内活动都以开放性为基础和出路。这里的开放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课堂外的教学延伸,也就是说,尽管教师和学生展现的舞台仍在固定的课堂空间内,但课堂之外却是课堂的深层次延伸。这里不仅仅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简单的课外作业,还包括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之前的“精细”准备,也包括课堂之后的“深耕”提升。可以利用的手段包括交流论坛、讲座、模拟活动、因特网在线答疑等形式。二是研究性教学本身的开放性,即研究性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也是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过程中的,它不是僵化的东西,而是一个动态的呈现。“即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探索教学、在教学的积累中创新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③。研究性教学本身的开放性促成了其发展性,能够因时、因地、因条件地进行创新。三是研究性教学的社会开放性,它指的是研究性教学不仅可以利用课堂环节和实践性教学,还可以向社会服务开放,“可组织学生直接参与为地方建设服务的课题研究与咨询服务”④。这使得理论课学习与社会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也能够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在实践中研究破解方法,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保留传统课堂和教学手段的同时,保持教学的开放性已经成为研究性教学不可或缺的因素。

第三,主导性与主角性相结合。主导性指的是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地位问题,无论教学环境如何变革,教学情境如何改变,教学形式如何变化,教学技术如何革新,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不会式微,反而会愈来愈重要。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其是“研究性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和促进者”⑤。主角性指的是学生在研究性教学中的地位问题,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研究性教学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角作用。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虽然仍是研究性教学节奏的控制者和调整者,但主角已经不是教师本人了,其仅仅发挥主导性的“导演”引导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如何演绎自己的角色,不再拘泥于剧本,而是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发现可能的故事结尾。研究性教学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这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的本科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侧重对知识的系统训练,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研究性教学就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来改变这一现状,使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得到有机统一。

第四,目标性与过程性相结合。就某一课程来说,教学目标自然是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但就这门学科在大学整个知识体系,甚至是大学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中来看的话,其也是为了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因此,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架构体系,二是在把学生培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的综合素质人才路径上添薪加火。要实现这一目标,特别是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重视过程成为研究性教学的自然要求,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二是课堂之外的师生交流、同学讨论和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课堂的训练及课堂外的自我学习,特别是在教师加强监控和考核后,研究性教学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会缓慢积累并最终实现。当然,过程性管理是研究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研究性教学始终坚持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和重心,因而它能够从微观层面为我国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提供自下而上的改革途径和思路,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⑥ 因此,在研究性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重点的突破口下,如何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特别是将教学目标融合进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成为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五,预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预设性是指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者应该对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作出预判并做好预案,这对教师教学素质以及其对研究性教学本身的认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学是科学、是艺术,也是创造性的劳动。要有所创造,就必须进行研究,要认真研究课程内容、研究课程体系、研究学生心理、研究教学方法。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同样重要,不从科学的高度研究授课的科学性,是讲授不好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是授课之道。”⑦因此,研究性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预设性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拟采用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研究性教学的要求;二是采用的教学方式能否达到研究性教学的目的;三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如何处理。只有充分地对这些情况进行准备,研究性教学的效果才能突出。创新性是指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教学方式创新的意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过程中要自觉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教学观念;积极促进本科生参与研究和创新活动;并努力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整合式社区山东智顷数位学习。”⑧ 因此,创新性是衡量研究性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创新,这种创新是否有意义;二是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是否发现了新问题,得到了新收获,是否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只有预设性与创新性得到有机的结合,研究性教学才会达到预期效果。

研究性教学的功能分析

正是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诸多特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研究性教学具有较多的优点。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性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经过学者们和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实践者的努力,研究性教学的优势逐步发挥,成就了研究性教学的三大功能。

第一,对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和教师素质的提升的“促进”功能。高校具备三大基本职能:培养人才,搞好科研,服务社会。但当前对高校教师的考核更加偏重于其科研水平,教师的教学反而退居其次,这明显违背了大学的基本职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不是科研院所,其首要的任务仍是培养人才,因此,作为大学灵魂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衡量现代大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研究性教学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并引入多方的评价体系,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对自身的要求也会提高很多,包括认真的备课、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课堂外增多的交流,特别是在因特网条件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变得无时不在。这对于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具备认真负责的精神,不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不具备关爱学生的品质,是不能很好地胜任研究性教学的。因此,在传统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已经存在或多或少的“厌倦”情绪下,研究性教学成为了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素质的主要场域。

第二,对学生学习过程主动性、研究潜力和创新力的“激发”功能。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严峻形势下,随着应试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向素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的转变,我们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也从学习成绩优异这个单纯的指标拓展到多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在这个指标体系内就包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力,并依此作为学生是否具有研究潜力从而选拔其继续深造的标准。随着研究性教学在高校研究生层次和本科层次的逐步展开,研究性教学对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和研究潜力的激发作用日益得到证明。这种激发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布置大量的经过选择的作业,以及发言、争论、分组、模拟、实验、实践、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核来甄别学生的研究潜力,当前,很多高校加大了保送研究生的比例,就是基于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研究潜力的发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前提下,培养创新性人才也成为高校的重要教学任务,政府相关部门也通过组织诸如“挑战杯”等活动来发现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研究性教学在这里则大有可为,主要是通过“在场”的“激发”来发现创新性人才,鼓励其研究问题,或者理论联系实际,或者设计新的发明来实现研究性教学的目的。

第三,对教师教学和科研业务的“推动”功能。研究性教学能够推动教学和科研的相互结合,改变当前部分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分离状况。当前,我国高校大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还有些高校,尽管其院系名称前都加上了“教学院系”的定语,但对教师的评价体制和体系仍是以科研为主。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一门心思扑在科研工作上,疏于甚至不愿意进行教学工作;战斗在教学一线的都是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为初、中级教师打开职称上升的通道。这就在高校教师间日益造成马太效应,原来较为容易评上来的高级职称教师不再搞教学,掌握的学术资源越来越广;现在职称评审条件越来越难的情况下,把初中级教师时间捆绑在教学上,让他们的路越走越窄,长期如此,必然会形成一些问题。当前,部分高校正在试图改变过度重视教师科研的评价体系,将部分重心转移到教学上来,这是好的一面。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教学的重视不能以轻视科研为代价,因为教学和科研是评价教师的两只手,缺一不可,不能因为对教学的重视而因噎废食,放弃对教师发展过程中的科研水平的重视。研究性教学正好提供了一种教学与科研的平衡方法,因为研究性教学与科研发展相互关联,正可以相互促进,对于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正能量和正平衡。

研究性教学的条件和限度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在1999年出台了《面向21世纪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振兴行动计划》,至此,在大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上,国家实行了扩招政策,造成的后果是短时期内高校在校生的规模迅速增长,中国高校精英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逐步转换为大众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面对如此的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形势,高校教学改革步伐近乎陷入停顿。但近年来,我国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进行教学改革的地位又变得紧要起来,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和创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国外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而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也加大了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我国计划生育实施后的高等学校入学适龄人口也在萎缩,这对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研究性教学适应了当前形势的需要,如上所述,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具有自身的优势,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采用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限度。

研究性教学的条件或者是其开展受到的制约因素较为复杂,这里主要谈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一,学校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影响。学校对教学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是教学方法的指挥棒和导引器,如果学校只注重科研,对教学的态度是得过且过,则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如果学校重视教学,并且注重引导教学科学化发展,则教师的积极性将会提高。当然,最为理想的条件是学校在教学和科研的管理上达成一种平衡,通过制订制度和激励或惩戒机制鼓励或督促教师投身教学一线,特别是要通过制度约束来督促教授职称的老师投身一线教学,鼓励其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并使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成为教师考核的必要条件。第二,教师素质水平和教师本身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的影响。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研究性教学开展的质量,教师的素质包括本专业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这是研究性教学展开的基础。教师素质的提升并不会直接导致研究性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研究性教学要想实现自身的教学目标,还要依赖于教师的责任感及对研究性教学的重视。教师的教学效果要依赖于教师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程度制约,这包括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交流,包括网络条件下的实时交流,没有对教学的痴迷和对教学工作的热爱,教师很难来进行研究性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课程本身性质和授课对象的影响。研究性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还依赖于课程的具体性质,比如数学基础知识和法律基础课等课程,因为已经是公认的数学定律和铁定定律法律条文,就不是很适合进行研究性教学,但是如果是探讨数学的解题方法或是法律的发展方向等,则可以适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还受到授课对象因素的制约,如授课对象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还没有一个直观和全面的认识,则很难来进行研究性教学,既是进行研究性教学,也很难来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研究性教学的授课对象应该是掌握了本专业基础知识,对本专业的知识框架和学科体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的高年级同学,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做好研究性教学实践,就需要对上述三个条件作具体的分析,创造条件顺利开展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其适用范围和条件除了上述谈到的几点外,还应该对其限度作出分析。也就是说,研究性教学本身并不是完美的,也不适用于任意课堂、任意性质的课程和任意授课对象的。在当前,研究性教学成为时髦词汇和教学改革宠儿的情景下,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研究性教学改革走入误区。这种限度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推动者要针对课程性质和教学的发展要求,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鼓励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而不能不顾教学规律要求所有教师和所有课程都要进行研究性课程的实践。第二,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中相当多的优点,它们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许多的教学手段和技巧在传统性和研究性教学模式中都能得以应用和发展。第三,研究性教学要以实际效果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标准,不能满足于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比如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分组和讨论,但这种讨论活动并不能获得学生的主动参与,作为一种任务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则只是消极的讨论而没有争论,因此,研究性教学要注重形式服务于内容和教学目标。总之,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需要根据其特征进行总体的设计,通过创设其所需要的条件,排除不必要的阻碍因素,只有这样,研究性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积极性的功能才能得以发挥,才能实现研究性教学的目标。

注释:

①李宏详等.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72.

②辛继湘.自由是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精神[J].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研究,2009(9):63.

③王金发等.创建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与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C].第十一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2009青岛细胞生物学国际会议论文集,2009.

④李福华.实行开放式研究性教学,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5):18.

⑤顾沛.试论研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数学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学报,2006(3):4.

⑥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2006(24):36.

⑦王金发.探索研究性教学——用心授课[J].中国高等山东智顷数位学习,2004(9):22.

⑧李亚峰.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2):92.

刘兴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法学博士

宋守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