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爱德华·蒙克的作品被分为“疾病、爱情、死亡”三大主题,它们是蒙克在画布上屡屡重现的梦魇。其中,“死亡”始终是他竭力逃避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核心主题。蒙克画笔下的“死亡”并非赤裸裸的惊恐,亦非源于人性中对“黑暗”的避讳和畏惧,而是画家对于“失去”的哀悼、不安和焦虑。作为表现主义先驱,蒙克摒弃世俗规束,以其迷狂的艺术表现力,构建了一个游离于生死边界、神魂共舞的意境。他与俄国心理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擅长发掘和阐述人性中隐匿和徘徊的脆弱、迷惘,缔造了一个个自由而多重的心灵空间,无论是作品中的人物抑或现实世界的饮食男女,可以毫无顾忌、如同呼吸一般自然地在这里发出属于自己的呐喊,尽情地生活着。

【关键词】自然主义 印象主义 表现主义 疾病 爱情 死亡

作为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位艺术大师,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被公认为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作为一个徘徊在病魇中的生者,他是愤世嫉俗,甚或有些自怨自艾的平凡众生之一,时刻挣扎在自我怀疑和否定的危机边缘。他笔下呻吟的线条和泣血般刺目的色彩灼烧着观者对生的渴望、恐慌和惶惑。

蒙克在其漫长的自我对话中背负并记述了现实世界曾经举行的一场场或疯狂或绝望或平静的午后沙龙。曾经的沙龙主题,曾经令他暂留的驿站,古典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抑或印象主义,这些终究不足以表现他内心深处真与幻、灵与肉的强烈冲突。在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期间,蒙克受到克里斯提安·克鲁格的影响,开始接触波西米亚风格的艺术家与作家。他们崇尚自由,甚至无视当时的诸多社会规条。尤其在绘画方面,强调“画出自己真正的生活”①。这对于沉浸在苦痛、孤独和恐惧中的蒙克而言,如同寻到了志同道合的友人。最终,他摒弃流派、技法、评论对绘画和艺术的诸多规束,仅以朴素的自我表现方式酣畅淋漓地抒吐自己的神魂,描画出那些如鬼魅般舞动的生命。

“疾病”

纵观蒙克的绘画作品,无不充满着对死亡与病痛的回忆和恐惧。他曾经这样写道:“我总是与死亡生活在一起——我的母亲、姐姐、我的祖父、我的父亲——他们都相继离开了我,打开我记忆的闸门,每一件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事都历历在目。”②爱德华·蒙克出生于挪威南部的小城列亭,父母均是虔诚的基督教教徒。这使得幼小的蒙克对上帝充满了敬畏和崇信。然而母亲和姐姐索菲娅分别在他五岁和十四岁时在一片祈祷声中死于肺结核。孩童时代的蒙克真切而深刻地认识到死神的力量,较之遥远甚或虚无的上帝,后者确乎有着令人恐惧的强大和神秘莫测。“每个人在幼年感受的心理印象更有着再深一层的社会影响。因为幼年的心理印象能够预定某种社会系结的形成,范畴他在传统、艺术、思想、宗教等领域所有的感受性和创作能力”③。挚亲的离逝在蒙克稚嫩的心理印象中留下了一枚滚烫而惶惑的烙印。与此同时,蒙克的父亲也因着这沉重的打击而难以自持,性格日益暴戾,时常疯狂地呵斥年幼的蒙克和家人。支离破碎的家庭更使得蒙克在潜意识里逐渐将自己与死亡和疾病归为同类。随着岁月的增长,他愈发强烈地质疑自己的生活和命运,“病痛、发病、死亡在我的摇篮上飘忽,终生被病魔缠身,我早已心知肚明”④。因此,“疾病”和“死亡”主题早在蒙克幼年便已根深蒂固,逐渐成为他思考的中心。而他日后的创作也大多沉浸在“过去”的烙印中,缅怀至亲的同时也为了挣脱“曾经的死去”,从那苍白虚弱的身躯里破茧而出,挣脱死亡的暗影和可怖。

《病中的孩子》是蒙克早期绘画中的杰出代表,是他重要的艺术源泉之一。在这幅作品中,蒙克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和创作主题。它虽然归属于“疾病”主题,但就某种角度而言,与“死亡”主题也有着密切关联。它再现了索菲娅面临死亡时的部分真实场景。“那是黄昏的时候了——玛珈(索菲娅)躺在床上,脸色微红,正发着烧,她那双晶亮的眼睛不安地扫视着房间,她的神经已经错乱了。她似乎在说漂亮而温和的卡拉门(蒙克),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拿开,它太令我痛苦了,你答应吗,玛珈乞求地望着他。会的,我相信你会答应的,你看见那个头吗——那是死神……她的眼睛已经烧红了。那个死神就要来临了。——这是那样的确定无疑,又是那样的不可理解”⑤。

《病中的孩子》描绘了久卧病榻的少女和垂头黯伤的母亲。画面中弥漫着游离在死亡边缘的平静。红发的少女衰弱无力地注视着似有似无的影像,身旁的母亲对于此刻的她而言,俨然不复有真实的存在感。面对死亡,面对即将到来的暗影,面对似乎有些微妙的亲情,少女仅剩默然的等待。这恰是对恐惧的最佳表现。也许,这也正是画家反复修改画面的原因之一。希腊晚期雕塑《拉奥孔》塑造了拉奥孔因触怒阿波罗神而与他的两个儿子被海边游来的大蛇缠绕、噬咬的形象,其精神和肉体虽陷于莫大的痛苦悲愤,面部却保持着镇定和静穆。这与拉丁诗人维吉尔描述的痛极狂吼,声震数里截然不同。温克尔曼在《关于在绘画和雕刻艺术里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里提及:“希腊杰作的一般主要的特征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和一种静穆的伟大……就像海的深处永远停留在静寂里,不管它的表面多么狂涛汹涌,在希腊人的造像里那表情展示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尽管是处在一切激情里面。”⑥在蒙克的多数作品中,虽无史诗般的伟大主题,亦无“静穆的伟大”“伟大的沉静”之类的艺术表现,却与希腊雕塑《拉奥孔》在艺境构建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内心虽极尽苦痛挣扎,画中情境在感伤、焦躁、抑郁等动荡不安的情愫表面却覆着层素纱般清淡缥缈的静。这与他过早接触和体味死亡有着直接关系,“死亡印象”主宰着蒙克毕生的记忆、画笔和思绪,即便是甜蜜的“爱情”主题。

“爱情”

《吸血鬼》是蒙克“爱情”主题中的代表作之一,与他在同类主题中表现的女性形象一样,被塑造为统治者和掠夺者,贪婪、冷酷而充满诱惑。画面中的女人,面庞红润而充满激情和生机,一头红发披散如瀑,埋头深吻着男子的脖颈。这本是现实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充满爱恋的场景。然而,男子苍白的面色以及背景中洋溢的死寂和不安,却令人难以联想到甜美的恋情,而似乎是即将到来的死神。红与白的鲜明对比使爱情这一神圣的主题被缀以罪恶、阴谋和背叛的附饰。男子如同沉默的羔羊成为“爱情”的奴仆和牺牲。当时的画评和舆论界曾一度将蒙克的这类作品归于“妖妇”题材。它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的欧洲,认为女性以魅力诱惑男性并导致其走向毁灭。其中以法兰佐·谢多古创作的《跳舞的莎乐美》最具代表。

然而,《吸血鬼》并不同于“妖妇”题材的作品。它原名《爱情与痛苦》,源于画家失败的初恋以及早年不幸的遭遇。恋人无所牵挂的随心所欲和时冷时热令蒙克时常怀疑而嫉妒①。她的离去令蒙克重温了失去母亲和索菲娅的痛苦和无助。画中的男女没有具体的面部表情,表现出画家对爱情的无奈和绝望。女人充满张力的背影几乎包围了整个画面,并似乎依然隐约在观众的眼瞳中继续扩张舒展着。两个人在这如梦魇般模糊迷离的背影中融作一团,爱情与痛苦重叠在激情与希望的终焉。由于母亲和姐姐索菲娅均死于遗传性肺结核,蒙克认为自己没有享受婚姻的权利。他深恐疾病将再次使至爱之人坠入死神的怀抱。因此,“爱情”主题在画家的笔下也沦为“死亡”的俘虏。他选择继续孤独并痛苦着,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除去艺术,确乎仅剩下疾病与死亡时刻承载着他疲惫的心灵。

“死亡”

对于“死亡”主题的表现,与蒙克同期的表现主义艺术家均有所涉及。克里姆特创作的《生命与死亡》以其高度的象征性和鲜明的装饰感使画面充满浓郁的神秘色彩;恩索尔创作的《骷髅们争夺吊死者的尸体》,更像是一种黑色幽默,将人性的泯灭通过讽刺和幻想的手法戏剧性地表现在画布上。而蒙克笔下的“死亡”却是真切、严肃的,如同再现他的生平一般,每一抹色彩都饱含着他复杂矛盾、惊恐战栗的情绪和思考。因而,他的作品总是涌现着强烈的暗示,如同尼采笔端的词句,看似激烈却又充满深思熟虑后的冷静。

《太阳》是蒙克晚年的代表巨作,象征着“死亡”的终极形态——重生。生命的阳光穿透画家内心对死的畏惧,平抚了他心中的痛苦、不安和焦虑,曾经在血红色夕阳下呐喊的灵魂获得救赎和平静。“我的后半生是努力站立起来的,我的途径时常伴随着深渊”①。《太阳》正是蒙克从回忆的“深渊”中努力站立起来看到的生命中最辉煌的景象。

在这幅作品中,蒙克描绘了挪威南部克拉格雷海湾的岩石与海面。初升的太阳居于画面中心,丰富灿烂的光线仿若空中绽放的烟花,巨大的白色光环吞噬着天空中的暗影,如同一只闪耀着生命异彩的眼眸注视着海湾的四周。“白色”在蒙克的诸多作品中象征着疾病和死亡,更暗示着画家内心深处的彷徨、迷惘和孤独。在《太阳》一画中,它却被用来表现炽热而庄严的生命之光,并且暗示着勇气、希望和新生。《太阳》的构图形式得益于欧洲中世纪教堂的圆形花窗,充满崇高和神秘的宗教情绪。它暗示着画家内心对于死亡和失去的释然,以及幼年时代曾经因着苦痛回忆而走向扭曲的对上帝、生命的信仰复原如初。这幅作品即将“死亡”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象征着蒙克“巨大的生命力和情感爆发力”⑤。

结语

蒙克的艺术伴随他痛苦的一生走向光辉的顶点。死亡曾经一度使他丧失信仰和激情,但也正是对死亡的执著探索令其得见地狱中的天堂。在“疾病、爱情和死亡”三大主题中,对于“疾病”和“死亡”主题的表现似乎更为深刻和真实,其诉求、质疑和思考贯穿画家的一生。一个灵与肉深陷疾病的孩子、一个被疯狂和恶魔所缠的画家,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使他无法正视满溢人群的现实世界,孤寂的身影筋疲力尽地舒张着内心的自嘲,低声呐喊着苍白惶惑的生命,踱着、吟着,徘徊在生死梦界的夹缝里,似曾清醒,又似不识这流淌着鲜血的天际。然而,《太阳》的出现作为“死亡”主题的巅峰之作,如同凤凰涅槃,使病室之外的画家亦能感受到耀眼夺目的生命以及那久违的温暖和光辉。

注释:

①何政广.蒙克——北欧表现派先驱[M].1版.河南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出版社,2003.

②(挪威)阿恩·爱格尤姆.蒙克[M].宋红梅译.1版.湖南美术出版社,1989,6:33.

③(英)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M].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4.

④刘丛星.西洋美术家画廊·蒙克[M].1版.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2.

⑤段守虹.蒙克与《呐喊》[M].1版.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⑥宗白华.美学散步[M].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5:4.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蒙克.蒙克私人笔记[M].冷杉译.金城出版社,201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