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运用《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317名教师进行测试,发现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处于中等偏上程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职业压力源。学校、家庭、社会和教师自身应积极合作,积极作为,维护教师工作家庭之间平衡状态,有效预防其职业倦怠。

【关键词】工作家庭冲突 职业倦怠 应对策略

基金项目: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14YJC190011);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13N023);山东学前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2014ZDRS002)。

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危易感人群,其倦怠感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投入度、教学绩效和身心健康,而且对学生的发展有显著的负性影响,更是危害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质量提升、促进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公平发展的潜在因素[1]。据此,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的方法对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工作家庭冲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

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青岛市、商洛市7所中小学校中抽取317名已婚或离异在职教师,对其进行调查。其中,男教师110人,占总体的34.8%,女教师207人,占总体的65.2%;教龄10年以下的103人,占总体的32.5%,11-20年134人,占总体的42.3%,21年以上80人,占总体25.2%;高级职称教师45人,占总体14.2%,中级职称教师124人,占总体的39.1%,初级职称与其他148人,占总体的46.7%;市区学校教师126人,占总体的39.7%,县城与乡村教师191人,占总体的60.3%。

2.研究工具

研究选用标准化心理量表对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进行测评,具体如下:(1)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该量表包括工作干扰家庭(WIF)和家庭干扰工作(FIW)两个分量表,共22个项目[2]。两个分量表由情绪情感、心理资源和行为方式等三个维度构成。计分方式采用Liket 5 点评分,1-5 分别对应 “极少发生”到“总是这样”,得分越高代表冲突程度越大。在本研究中工作干扰家庭(WIF)和家庭干扰工作(FIW)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为0.84和0.79,符合测量学研究要求。(2)教师职业倦怠量表。采用Maslach等人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共22个题目,包含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自我成就感三个维度[3]。问卷采用Liket 7级评定,0-6 分别对应“从不如此”到“经常如此”,得分越高代表倦怠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满足测量学研究标准。

3.结果与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首先计算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其次分析各变量及因子之间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具体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平均值为(M=3.54)大于理论均值3,表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同时,在教师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情感衰竭程度最高,自我成就感低落次之,去个体化程度较低。这表明,教师职业倦怠突出的体现在其对工作的情感领域方面。这一结果与赵玉芳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1]。对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两个分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发现,教师感知工作干扰家庭的程度(M=2.85)高于家庭干扰工作的程度(M=2.27),特别体现在工作干扰家庭的情绪情感因子方面。

皮尔逊积差相关统计表明,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工作干扰家庭和家庭干扰工作均能正向预测其职业倦怠(r=0.37, 0.32, p<0 .01),即工作家庭冲突程度愈高,其职业倦怠感愈高。这一结果支持了唐芳贵的研究[4]。

基于工作家庭平衡视角的教师职业倦怠干预与辅导策略

1.学校应以人为本,科学管理,重视教师合理需求

为缓解教师工作对家庭的影响,学校应坚持人本管理理念,以教师为本,注重教师的需要,为教师协调工作与家庭关系创造条件。其次,学校应适当对教师工作提供便捷条件,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注和支持。

2.家庭应理解与支持教师工作,消除其后顾之忧

为缓解教师家庭对工作的影响,家庭也应理解与支持教师工作,消除其后顾之忧。特殊的职业性质容易造成教师在工作中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致使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家庭之中,此时特别需要家庭成员理解其工作的特殊性,并自觉支持其工作。

3.社会应弘扬倡导尊师重道优良传统,尊重教师工作

教师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个体,需要恰当处理好与学校、学生、家长、同事等的关系,多角色的职业要求容易使教师有较高职业压力感,影响其家庭角色的扮演。因而,社会其他人员(家长等)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教师的工作予以支持和理解。

4.教师应注重增强自身心理素质,提高协调工作家庭关系的能力和艺术

首先,教师应牢固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其次,教师应用积极的心态和情感协调工作与家庭的关系。第三,教师应掌握应对工作家庭冲突等职业压力的方法和艺术,增强关系协调能力和压力自我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2003,1:80-84.

[2]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J].心理发展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 2009,25:120–127.

[3]Maslach C,Jackson S E,Leiter M P.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anual(3rd ed.)[M]. Palo Alto,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1996.

[4]唐芳贵,彭艳.工作家庭冲突、控制感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J].中国临床康复,2006,4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