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国内海德格尔哲学研究蔚为大观,而有关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相对单薄,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张海涛博士于2013年8月出版的专著《澄明与遮蔽——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总结了海德格尔美学的嬗变理路和思想局限,提出了许多言之有据的创见,丰富了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成果,在海德格尔美学研究中独树一帜,它是一部有关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创新之作。

国内海德格尔研究真正确立于上世纪80年代,30多年来我国学者对海德格尔哲学中的诸多论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生存问题、语言问题、诗学问题、他人问题以及其理论与诸多西方现代哲学流派和中国传统哲学(尤以道家、禅宗哲学为重)的关联问题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这些成果中,以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的专题研究却并不多见。截至目前,在国内海学研究中直接以海德格尔的美学为主题的研究专著仅有5部,现有的170余篇有关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研究论文(包括以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博士论文)也多发表于21世纪以来的近15年间。这些成果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海德格尔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2.海德格尔的美论与艺术论。3.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诗学。4.海德格尔与审美现代性之关系。[1]可见,国内海德格尔美学研究起步较晚,成果相对单薄,有较大的拓展和创新空间。

青岛石油大学张海涛博士出版于2013年8月的《澄明与遮蔽——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以下简称《澄》)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对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对海德格尔哲学内在理路的把握,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转折的原因探讨以及海德格尔审美主义转向的判断等方面,提出了许多言之有据的创见,在国内海德格尔美学研究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有较大创新性的著作。《澄》著对于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海德格尔美学研究中的视角创新

就国内现已出版的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专著来看,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路向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外部出发,从海德格尔的思想中挖掘出符合现有美学框架、美学范畴的资源。这一方向努力的结果是确立起海德格尔独特的美学观、美论、美感论、艺术论及美学史观。另一条从内部出发,按照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梳理出海德格尔有关艺术、诗、语言等问题的言说,并阐明这类言说何以会在海德格尔的思想脉络中出现。这一方向努力的结果是指明海德格尔确曾谈论过美学问题,并将这类问题呈现在海德格尔的整个思想面貌中。对于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这是两条研究路向同时也是两种研究方式。整体来看,《澄》著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探索与后一种思路接近但又有所不同。这表现在《澄》著力图确立起海德格尔的审美思想在其整个哲学中的地位。为此,《澄》著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切入海德格尔的整个思想脉络,指出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去主体化努力仍然没有走出主体哲学的陷阱。进而阐明后期海德格尔如何通过对不同维度(自然之维、神性之维、审美之维)的引入来限制《存在与时间》里过于张扬的此在的。在此过程中后期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品质得以呈现。可以说,由于主体间性视角的运用,《澄》著对“海德格尔哲学转向”这一海氏哲学研究中极具争议的论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解释。并以“从张扬此在到限制此在”,这一明晰的思路贯通了海德格尔哲学的整体脉络。同时,由于主体间性视角的运用,后期海德格尔的天人论述、人神论述都由审美所开启这一事实得到了清晰的显示,从而有效阐释了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诗化倾向。总之,《澄》著对主体间性视角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的逻辑清晰度,也使此前海德格尔美学研究中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答。

海德格尔美学研究中的当下关怀

主体间性视角的运用表现了《澄》著在海德格尔美学研究中的学理创新。但就《澄》著前言、导论等部分来看,学理创新并非作者进行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的最终目的。实际上,从一起始,作者就将强烈的现实关怀嵌入到了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研究中。诚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本书以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为题,而所关注的问题却不是美学一个学科所能兜揽得住的。”[2]纵观《澄》著,作者借海德格尔的审美沉思所回应的核心问题乃是——现时代,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该如何安顿?对这一问题的回应,被作者视为汉语思想的现代使命。作者认为,在近百年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汉语思想长期忽视了个体人的生存意义问题,而在“精神世界的冲突取代了社会冲突而成为中心问题”[3]的现时代,这一问题迫切需要有效的指引。同时,现代性的滋长所引发的技术统治、生存危机、神性衰微也将这一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可以说,《澄》著要有力回应自己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必先明了人之生存的基本实情和价值指向,并在此过程中对启蒙现代性进行鞭辟入里的批判。而这两点恰是海德格尔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澄》著在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艰苦探寻中呼唤着汉语思想的现代使命和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确立。

海德格尔美学研究中的宏阔视野和批判意识

作为一部专人单学科学术著作,研究视野的局限在所难免。然而,《澄》著却展现出了这类著作中殊为可贵的宏阔视野。这既体现在《澄》著把握学理脉络的历史纵深上,也体现在《澄》著互通文化空间的横向比对上。《澄》著第二章精道地勾勒了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现象学的主体理论嬗变,从而首次澄清了海德格尔“生存主体”论述的唯我性特征。其后又在对萨特和加缪哲学的分析中,揭露了海德格尔“生存主体”的虚无本质。这种从历史阈限中确定海德格尔主体论述特征的方法充分显示了作者理论学养的扎实和研究视野的深邃。另外,《澄》著第四章在论及海德格尔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品质时,着意比较了海德格尔的自然论述与中国道家、禅宗哲学自然观的耦合与离异处。在中西“自然”观念的勘对中阐明了后期海德格尔“自然”沉思的现代价值。这种中西互训的理论观照方式使《澄》著在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此类著作少有的文化空间上的舒展感,体现了作者研究视野的明晰与开阔。值得注意的是,《澄》著开阔的研究视野使其在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把握上,能够跃出海德格尔的思想场域对海氏美学思想的局限进行批判。如第二章对海德格尔此在生存论分析的批判,精辟地指出了海德格尔未能走出主体哲学的陷阱乃源于其前期思想中超越维度的缺乏;“余论”部分对后期海德格尔神秘主义倾向的批判,则指出了海氏思想转向后的主体间性特征有将自然主义、信仰主义、审美主义混杂的态势。以繁难的海德格尔哲学为研究对象,不是一味地进行爬梳、阐释而能出乎其外加以合理地批判,实属不易。

西学研究中的文风革新

《澄》著整体读来思绪流畅,文笔通脱。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积,而是深入理解之后举一反三,从容不迫地用自己的语言娓娓道来,这在当前以西学为题的学术著作中并不多见。可以看出,作者有意在文字表达和书写方式上避免西学研究中的欧化文风,刻意将汉语的凝练性和情感化特征表现出来。《澄》著第一章在论及“此在的时间性”时,说道:“然而,只要还把时间理解为一种现成之物,时间便永远异质于人的生存。逝者如斯,节序如流,不管你如何慨叹人生几何,如何感喟修短随化,总是‘从来系日乏长绳’时间还是不瘟不火地流逝。”[4]在谈及日常此在的“两可”情绪时,作者写道:“两可锁闭起事情的本然情状一任大家妄自猜测,把本来如此的事情搞得波谲云诡、云山雾罩,把原本普普通通的事情搞得疑窦丛生、歧义迭现。”[5]类似的表述在《澄》著中俯拾皆是。笔者以为,《澄》著这种西学研究中文风革新的自觉意识尤其值得学界重视。长期以来西学研究中盛行的翻译体欧化文风近年来屡遭诟病却未见改观。《澄》著不啻为这一文风革新的典范文本。

对于《澄》著作者来说,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所展示的是海德格尔以审美为中介对人之生存意义的沉思。确如作者所言,人的生存意义问题绝非某一学科所能囊括。或许,正因为对这一问题的执著探寻才使得《澄》著可以不被美学和海德格尔所限,能够以新颖的视角、宏阔的视野、清醒的批判意识开拓出海德格尔美学研究的新境界。对于人的生存意义问题来说,《澄》著不是研究的终点更不是问题的答案,我们期待着作者以更加练达的笔触为我们呈现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注释:

[1]张贤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2,2.

[2][4][5]张海涛.澄明与遮蔽——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杨春时.美学要回应现代性的挑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1.

(作者系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