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终南山山水文化的一部分,汤峪水文化主要包括汤峪水文化景观、水事活动和水文化理念,具有自然与人文相汇、养生与旅游相辅、管理与营销相接的特点,探讨汤峪水文化,有利于构建终南山水文化的理论体系,有利于传承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有利于发展当地水文化产业。【关键词】汤峪 水文化 水事活动

2013年山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历史地理学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关于水及水文化的探讨与研究日渐受到关注,并成为全球性的话题。199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理事会的倡导和协调下,国际水历史学会正式成立,其宗旨在于推动和加深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促进人类对于水的理解和关注。2005年12月国际历史学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第四次全球大会的主题是“水与文明”,在这次会议上,举行了签注国际政府间水文理事会成立30周年典礼,并且将2006年世界水日主题确定为“水与文化”,这一切都表明了国际上对于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关系。[1] 与此同时,我国很多学者投身于水文化的研究之中,认为水文化是人们在从事水务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2]目前在终南山领域对于水文化的研究还较为欠缺,本文拟以终南山汤峪水文化为研究对象作探析。

汤峪水文化内容

终南山属于秦岭的中部山段,其境内的汤峪位于蓝田县。蓝田汤峪以温泉水闻名,泉水来自山低下的活火山,水温适中,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汤峪的水文化主要包括汤峪水文化景观、水事活动和水文化理念。

1.水文化景观

(1)汤峪温泉。当地关于汤峪温泉还有一段传说,相传世音菩萨在兵荒马乱之际为普度众生曾将玉净瓶中的甘露洒向人间,而玉净瓶中的甘露正巧渗进汤峪河岸深处,成了具有很高医疗价值的高温地下泉水。而从地质的角度看,汤峪的温泉水长期在地层深处的岩石空隙中渗流、循环,经历着种种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在地下水沿着岩石的裂缝涌出地表就形成了泉,当这些泉水经过熔岩和地下的岩浆加热后流出地表就成了温泉水。温泉水可以滋养肌肤,同时对治疗风湿病等都具有很强的医疗保健功能。

(2)老洞子。在发现汤峪温泉独特功效之后,君王先后来此地修建汤院。秦孝公曾修建了南山汤院,秦王嬴政曾修建了汤泉宫,汉武帝也曾修建了御汤苑,最著名的当属唐玄宗李隆基修建的大兴汤院了,此后汤峪古镇就以温泉而享誉四方了。到了明清时期,修有四塘,分别是五浑塘、男塘、女塘、金童玉女塘。五浑塘是专供崇信佛道的四方善男信女,即五浑弟子洗浴泡汤用的;男塘是专供男性民众集体洗浴泡汤用的;女塘是专供女性民众集体洗浴泡汤用的;金童玉女塘是专供男女共同沐浴泡汤用的。现在,老洞子虽已看不到五塘的踪影,但依然可见早期人们沐浴的历史印迹,得到整修而形成现在的一处文化景观——大兴汤院遗址公园,成为早期人们沐浴文化的一处遗址。

(3)龙泉寺。当地民众为了谢拜当年洒下甘露的观世音菩萨,就建起了观音庙,由于年岁长久而破烂不堪,后又重修观音庙,改名为观音塘。在观音塘广场上有一尊高八米九的汉白玉观世音菩萨,手持玉净瓶,瓶中几束柳枝,立于莲花之上。在观音塘广场之前就是龙泉寺,每年汤峪小镇在农历六月十九日举办“龙泉寺观世音菩萨成道之日大法庙会”,前来消灾祈福的游客多达数万人。龙泉寺和观音塘一前一后,自成一体,都是为拜谢观世音菩萨的滴水之恩而修建的,“龙泉寺”之名,正体现了此处泉水的神奇和人们的尊崇之情。

(4)瑶池。传说瑶池仙母点化曾在汤峪斗法的苍龙、白虎后,民众感念她的大恩大德,就在农历三月初三在石门神泉的西北方搭建了法台,祭拜瑶池仙母。当民众焚香摆供之后,忽然就看见法台旁的石缝中间喷涌出了一股汤泉,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缓缓流下来。祭拜的善男信女撩水洗脸,顿时容光焕发,神清气爽。后来当地的民众将此处称为瑶池。现在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都有各地的老人从各地赶来,到瑶池祈求平安健康,有福有寿。那边的九龙汤相传是观世音菩萨的柳敬瓶中流下的圣水……

上述水文化景观之中,汤峪温泉、老洞子、龙泉寺、瑶池几处景观的命名无不都蕴含着水文化,其中汤峪温泉作为一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老洞子是一处水文化遗址,是早期沐浴文化的典型代表;而观音塘、龙泉寺和瑶池虽为新建的景观,却也蕴含当地泉水的历史传说。值得一提的是,山的东南侧有一股被称为“神水”的老龙池,终年不息,清澈甘甜,相传饮之可去除疾病,精神焕发。因此,凡来登山的游客,必到老龙池接杯“神水”饮用,而在老龙池外列长队等候接水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2.水事活动

汤峪镇的水事活动以水文化节庆和水会音乐为主。

(1)水文化节庆。汤峪的水文化节庆主要体现在“九节”之中。“九节”就是梅花沐浴节、民俗文化节、杏花沐浴节、桃花水沐浴节、汤泉上巳节、温泉清凉节、温泉泼水节、温泉采摘节和冬季泡汤节。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桃花沐浴节,最初由皇室贵族泡汤沐浴泼水而成,属于皇室泡汤沐浴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祓禊泼水的仪式祈求去除疾病,带来福运。如今桃花沐浴节更负盛名,远近的村民还有远道而来的游客每年三月三来到东峰山烧香祈福;在碧水湾休闲沐浴,企盼“桃花水”洗去病灾,事事如意;在龙泉寺广场观赏舞狮、龙灯、走马灯民俗表演,享受“精神大餐”……

(2)水会音乐。水会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隋朝,到唐朝发展到鼎盛。是唐代宫廷音乐传到民间后,和民间音乐融合起来,演绎成了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旋律委婉,细腻清雅,兼有唐代风韵,具有悠久性、高雅性、民间性和独特性[3]。“水会不动乐,马角不起驾”,体现出水会音乐在民俗活动中的重要性。按照演奏的内容和形式,水会乐又可以分为行乐和坐乐,行乐是在进行中演奏,因为它便于长途行走,所以叫行乐,坐乐是在其他人诵经的时候,乐队坐着演奏的。在汤峪民俗活动中,可以看到坐乐表演。

除了水文化节庆和水会音乐之外,在当地还会在节庆期间偶尔有取水伐马脚的表演和水鼓表演。取水伐马脚是旧时一种在天旱时的祈雨活动,而现在已成为节庆活动之中的民俗表演,让当代年轻人大开眼界。水鼓集声、光、水景为一体,乐曲激昂,节奏感强,敲起水鼓,水花四溅,同时演绎出振奋的舞风,视觉冲击感强,体现了人民不断攀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情结和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

3.水文化理念

在新建的大兴汤院遗址公园之前有一座石雕的龙龟,前有说明牌介绍了汤峪的起源、龙龟的传说和水文化理念,“圣水龙龟……龙的头、龟的背、麒麟的身、雕的爪、凤的尾,象征人间五福,亦称“五福龙龟”,“龙龟”浮于圣德泉水之上,源于上善若水、水乃人性、水乃人品、水乃众生……”而在龙龟底座刻有金色大字“上善若水 道法自然”,让人哲思。水,一种普通的自然资源,在汤峪由于地质的影响而变得奇特,此处的水文化理念更让水文化得以升华。

汤峪水文化特点

1.自然与人文相汇。汤峪,处于终南山北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文内涵却越来越突出,当地有观世音菩萨撒露的传说,有曾经君王的御用汤苑,还有民众的节庆狂欢和启人哲思的水文化理念,形成自然与人文的交相辉映。

2.养生与旅游相辅。汤峪温泉具有祛病健身之医疗功效,而汤峪傍依东峰山,每逢节庆还有久负盛名的民俗节目,外来游客在节庆期间既能游山玩水泡温泉,还能够欣赏民俗节目,基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民俗文化,形成了当地养生与旅游相辅。

3.管理与营销相接。汤峪在进行游、食、浴、宿产业链管理方式的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营销方式,包括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制作自己的宣传小报,利用制作光盘、网络等传播当地温泉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和灵活的营销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探讨汤峪水文化的意义

汤峪地处终南山北麓,独特的温泉资源、丰富的水文化活动构成了养生价值、历史价值、教化价值,因此探讨汤峪水文化具有如下意义。

1.有利于构建终南山水文化的理论体系。学界对于终南山宗教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旅游发展的探讨都有所涉及。而对于终南山的水文化却鲜有论述,汤峪温泉是终南山山水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汤峪水文化不仅包含水文化景观,而且还有水事活动和水文化理念,在终南山水文化中是相对完整的一个系统。因此,探讨汤峪水文化对于构建终南山水文化体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有利于传承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汤峪水文化之中所含的水事活动体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性。在汤峪镇,各种节庆期间举办的民俗活动都由大兴企业民俗部专门负责,通过多年的组织与安排,不仅社区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而且这些民俗活动对外来游客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成为节庆期间民众的精神大餐。获得了民众的喜爱,也就有了传承民俗文化的人文环境。

3.有利于发展当地水文化产业。汤峪镇通过游、食、浴、宿产业链的整合打造当地温泉产业,温泉是当地发展的基础和依托,而水节庆文化和水会音乐是对当地温泉文化的丰富与拓展,上善若水的水文化理念使温泉文化上升了一个哲思的高度。在打造温泉产业过程中,只有把三者相互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循环,才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化模式和品牌优势,才能够把当地水文化产业做强。

参考文献:

[1]郑晓云.国际视野中的水文化[J].中国水利,2009,(22):28-30.

[2]李宗新.简述水文化的界定[J].北京水利,2002,(3):44-45.

[3]田明.浅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的现状及传承[J].山东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高教),2014(1-2):43.

[4]屈华.蓝田塘子村庙会文化景观初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