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油画人像教学的实践过程以及总体作业呈现出的意外效果,提出了三点阶段性的总结思考,并强调课程所作的调整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前后阶段的不同形式如果交替进行,理论上可能会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是机械的,还是要靠任教老师的感受,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作业情况来作针对性的调整,于个体差异与共性的交错平衡中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因材施教 差距 差异 造型能力 艺术思维

青岛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

以绘画艺术教学来说,共性是指对专业基础造型规律的严格要求;个体差异则是指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对艺术的敏感性。作为专业教师,对于课程安排自当有“教什么、如何教”的教学方法,又要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问题,那么如何对待这种差异也就成为我们要同时考虑的问题。“因材施教”这个自孔子流传下来被普遍认可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似乎可以拿来应对处理,然而理论与实践往往并不那么合拍!而现代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对因材施教的理念解读又有了相当广泛与细致的扩展,但要落实到具体教学,却又很难于体现。因为一般情况下,教师通常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来实施进度,对学生的理解掌握能力是无法控制的,只能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来发现问题,进而帮助解决。这就是以教论教,以学论学,完全围绕学科本身进行。至于其他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并不在考虑之列,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科目教学中,所谓的“因材施教”很难具有操作性。

绘画艺术的教学特点

理论上绘画艺术教学本应该充分发挥这一理念,毕竟艺术属于比较感性的学术门类,本身就允许差异存在,甚至还要鼓励学生间的差异性发展(当然这种差异所指是审美风格上的),但它也是技术要求很高的门类。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莫不如此,可以说是力量、技巧与审美的综合,再通俗点说是需要相当时间磨合并下大力气去训练的,不是你有天赋就能有所成就,也要通过手段去发现和挖掘。这个时候它首先强调的是“标准化”教学。即使平时对某些学生的审美“感觉好”的褒扬语,似乎很抽象,究其实质还是建立在一定的评判标准上的,也就是说,它正好符合或接近人类已知的某种审美要素。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就像孔子回答学生公西华的困惑那样,同一个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源于对学生性格的把握。而现代本科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机制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科目为本,无论采用灌输式或是引导启发式不过是局限于教学手法的调整,而无法改变整体的教学流程。

毕业创作是对绘画专业四年本科教学理念的综合检验,就油画而言有关人物的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从以往毕业展览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向的问题:要么素描造型不错但色彩弱,人物有形象但缺乏表现,画面比较僵硬;要么造型功底不扎实,只有另辟蹊径玩形式,但往往也只能流于模仿表面形式,做作而空泛。这就给油画人像教学提出比较艰巨的任务,即如何在有限时间平衡处理个体与共性的教学偏重!

绘画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课程内容逐级增加复杂性,而科目名称没有多大变化,比如着衣人像、人体写生课程几乎每学期都有,实质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的、有时很枯燥的实践练习逐渐掌握形体塑造、空间处理、色彩关系等造型规律。区别在于教师在某个课程阶段的有限时间内如何安排进度,以尽可能地弥合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有效调动发掘学生的积极性?

油画人像教学的具体实践

以油画专业二年级油画肖像教学为例,本次课程学时为七周,写生对象为单人着衣半身带手,计划暂定两周完成一张作业,画幅要求80cm×65cm左右。本班笔者是初次代课,仅知学生24人,对油画的接触仅止于之前上过的四周油画头像,水平如何不了解,于是先按照教学计划和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作业要求和具体辅导始终围绕造型与色彩关系,在把握住构图、整体关系的情况下,注重人物本身的塑造。这样经过四周两张作业的写生过程,学生之间的差距自然浮现在了画面上,然而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是有个“标准化”依循的,如通常的构图形式、准确的造型、色调的协调,好处是要求严格,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但是本科生的造型能力差距是恒在的,于是,整个的辅导过程就是不断的指出问题、调整、继续指出问题,循环往复,意图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改善。然而,对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会觉得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受打击的过程,即使笔者尽量使用委婉的语辞(当然,学生的感受性关系到各自的心理素质,不是教师短时间内所能了解控制的)。这样的结果是发现了差距而没有发掘差异,一字之差而意义完全不同。

差距指的是造型能力的高低,这不是上几次课就能弥补的,保持严格教学至少保证学生沿着一棵正确的艺术之树的主杆向上爬;而差异则关涉到不同的风格与自身的潜力,如给予一定的条件引导,就有可能发掘出学生某方面的艺术敏感性。这是艺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所在。细想起来,过于重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是否限制了学生思维和发挥的空间,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样,课业情况稍显沉闷?那么是否应采取一些变通手段来努力激发呢?

鉴于上个阶段所显现的问题,在接下来的三周课作了些调整,特别要求学生面对一组对象用一周时间(四个上午16学时)画出三到四幅不重样的小色稿,强调在保证主体形态忠实于对象之外,充分发挥想象力,借助对象的实际布局摆放以及光源参考,可以任意改动构图,甚至改变色调关系,这样能够保证课堂上的辅导监督。然后根据小稿选取一幅放大完成正式的作业,画幅比例自定。

其实先画小色稿并没有什么特别,一般色彩作业都应有所要求。但是面对构图相对单纯的写生对象时,根据时间等实际情况有时也不会硬性规定,或者省略了这个步骤。而这次两个因素促成这样的调整:一是还有三周时间,可以拿出一周来认真对待小色稿,避免敷衍了事;二来利用画幅小见效快的特点(要求16开左右),大胆试验,不怕画坏,给予最大限度的自由,教师基本不干涉,只需依据学生提出的思路适当建议。

课程实施过程中所作的调整带来的变化

具体对比一下前后的学习状况:

1.冯笑笑的前两张作业特点色调协调,有一定的造型能力,但用笔有些盲目,色彩感觉缺乏一些激情,给我的印象也就是班里中规中矩的中上水平。调整了课程要求后,出乎我的意外,最后作业的面貌状态与上个阶段有相当大的差别,小色稿连画了五六张,构图多样,色彩明快,而正式的大作业又与小稿不同(见图1、2)。在间隔四周后我继续带本班的人体慢写课,她的这种状态延续了下来,作业形式灵活,对形体结构的把握能力大有提高,基本巩固了处于班里的前列水平。可以说,这样的临时调整最主要的功效是加强了学生对环境布局与色彩构成的感受能力,拓宽了视觉思维,关键的是作为教师要懂得为学生调试心态。

2.崔怡新的前期特点是造型能力相对较强,放得开,喜欢先铺大色块再将形体结构塑造出来,但写生过程有些急,画到相当程度了才发现身子比例偏短,这时候再想修改就很麻烦,时间也不够。课程调整后,仍然保持了前期手法,笔触活泼跳动,画面具有一定的灵气。经过了多张小色稿的不同体验,最后的正式作业更注重人物与环境的空间关系,对人物的比例关系也相对容易观察,及时纠正(见图3)。在之后的人体慢写课上,我发觉该生的写生状态似乎不那么急了,作业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强化了造型优势。

3.唐雨润的几幅小色稿相比之前的学习状态也有所爆发,除了主体人物姿态不变,画面的构图形式、画幅比例、光色变化以及相应的色调变化等构成因素都有明显的不同,画面效果体现了作者思维较灵活且对色调有一定的敏感性(见图4)。放大的正式作业保持了小稿的主要优势,比如阳光感强,空间气氛较浓厚。但是相对小稿整体效果显得略为平淡,放大后那种即兴的生动感有所消磨。究其根本是造型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细节充实,就如她自己认识到的那样,无法进行深入!

结语

1.现代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体制下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是无法实施的,宏观上讲,笔者认为这应该属于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而且主要在课堂之外践行。至于教学的实施过程,它首先是具体的,需要遵循相关章程、尊重课程本身既有的规律。但同时,艺术类所具有感性的特性又很注重学生自身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并有意识地进行个别引导。也可以说是微观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吧!

2.教学大纲和计划的进度是既定的,学生必须完成教学要求。对造型的严格要求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也是枯燥的。但现实情况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接受消化能力相应的也有很大差距,那么在具体内容安排上可以作些适当调整,比如形式上的阶段性变化,尽可能发掘学生潜藏的长处,降低枯燥性,保持学习积极性。

3.根据本课程特点,后期阶段扩大写生的内涵,加强创作意识。以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调整能够更好得活化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的作业面貌都不雷同。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相互欣赏交流,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反而更主动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力求与众不同。对于教师来说,也不仅仅是灌输理论、不断纠错的指导者,要根据学生的思路、想象,提供几种完成的途径,但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比如摄影和绘画图片、实物道具等,然后通过合理的方式组合到画面上。另外,这些想象从不同角度也给予了笔者一些创作启发,所以也可以说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理念。

最后,需要强调一点,这样的调整方式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艺术敏感性,其效果的多样性对学生之间的差距有一定程度的掩饰,并不能真正解决,只能说通过其他辅助手段改善,所以并不能否定前期阶段的教学方式。上述第三个学生的状况就可见一斑,造型能力的欠缺阻滞了想象力的完善。前后阶段的不同形式如果交替进行,理论上可能会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是机械的,还是要靠任教老师的感受,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作业情况来作针对性的调整,于个体差异与共性的交错平衡中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