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标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课程理念。那么,音乐课程的这一核心理念该如何付诸实施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以音乐本体为核心,有效构建音乐“实践型、互动型、交叉型”的教学模式。

一、“实践型”音乐教学模式

1. 创作乐句的展示。当一名作曲家对学生来说是极有诱惑力的。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提示要求,进行大胆创作,并将自己的小创作公布于众。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的作品稍加修饰,再次展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如在学完《小孔雀,告诉你》以后,我让学生根据原有的旋律,变二拍子为三拍子来演唱,用最简单的方法,初试音乐创作。学生在创作时兴趣很浓,效果很好。

2.示范时的展示。我们在引领学生学唱一首新歌时,不要一味地让学生听录音,然后教师范唱。许多孩子在课余学钢琴、学民乐,既然学生有这能力,何不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尝试范唱一曲呢?这样的创新举措,肯定也别有新趣。

3.师生共同展示。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师生共同展示,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蒲公英》这一课时,让学生进行情景剧的表演,我扮演了蒲公英妈妈,与学生一起表演,效果出奇得好。通过这一次表演,学生与我更亲密了,师生间距离更近了。

二、“互动型”音乐教学模式

互动过程,其实是教学过程中教学双边的一个交流、共建的过程。此过程,强调了双边关系的民主化、平等化意识。由于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性更强。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双边都能在有效互动中得到成长。教学互动的实践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布置阶段和反馈阶段:

布置阶段,是指在课堂互动之前,教师要先把思考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准备。同时,向学生讲明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希望大家根据各自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查阅、观摩、思考、讨论,达到有所启发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提示学生在准备中对暂时不理解的概念和内容作些笔录,并在互动讲座中一并提出来,以求问题的最终解决。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课堂互动讨论的参与热情。

反馈阶段主要是指课堂上的互动讨论。一股可分为小组讨论或全班集体讨论,笔者认为应以小组讨论为主。因为,这样的讨论往往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从而在“生生互动”中,自由发现问题,主动寻找答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或引领一次课堂总结,使互动讨论中遗留的问题得到最终的解答。

三、“交叉型”音乐教学模式

1.音乐与思品知识的综合。 许多音乐中都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学中若能将其充分发掘,对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必将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在教授《我就是你的眼睛》这一课时,把学生带入盲童的世界,以情入手,让学生能从小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引领学生带着纯净、善良的心灵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那才是更美的。

2.音乐与自然知识的综合。自然界是万物之源,音乐也源于此。教学中将自然学科知识融入其中,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比如在教授《生活中的声音》一课时,我通过播放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让学生在充分聆听中明白:音乐无处不在,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大音乐书。从而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全面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艺术感受力,同时为今后的音乐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音乐与其他艺术的综合。艺术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其涵盖科目繁多,且各科之间联系紧密。音乐作为其中的一个分学科,在教学时应与其他学科知识加强对接联系。如《凤阳花鼓》一课,就很好地综合了音乐以外的地理、历史学科知识,说明了地理环境与民歌特点的关系、历史年代与民歌风格的关系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而且对歌曲的内涵也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要想让音乐成为孩子美好童年的记忆;要想尽快达到音乐学科为其他学科的齐飞共进助力的目的,我们就必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音乐本体的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去尽情地享受音乐、体验音乐、探究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