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学具表面上看来是“残缺”的,实质上还隐藏着美丽的思维。教师要学会换一种思考角度,“从沙子里淘出金子”,变“残缺的遗憾”为“美丽的风景”,让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契机。

一、巧用直尺,让思维变得敏捷起来

【案例1】《认识厘米》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把烧坏的直尺,用它还能量长度吗?(显示一把前、后两部分都被烧坏的直尺)

生:能。把“3”厘米看作起点来量。

师:为什么把它看作起点呢?

生:前面的0到2厘米的刻度都没有了,就从3厘米开始。

师:谁能用这把残缺的直尺来量一量这块橡皮的长度。

生:橡皮的左边从3厘米开始,右边到8厘米结束。从8厘米减去3厘米,也就是5厘米。

【反思】在案例中,面对残缺的直尺,学生不仅要弄清楚“现在的起点是什么”,还要弄明白“怎样计算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用这把直尺量橡皮的长度,让学生经历“大数-小数=物体长度”这一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原理。直尺“残缺”了,学生的思维却被激活了,这样的直尺“烧”得有意义,更有意思。

二、巧用方块,让思维变得灵活起来

【案例2】《长方形面积》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能估计作业纸上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大吗?(出示作业纸上的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学生凭着生活经验,纷纷猜测自己的结果)

师:这么多猜测结果?哪个结果是正确的呢?有什么办法?

生:用学具盒里的小方块来摆一摆。(每个学生用8个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拼摆长方形)

师:有困难吗?

生:学具盒里的小方块个数不够。

师:小方块个数不够,有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需要几个小方块吗?

生:我们同桌两个人的小方块合起来摆,就够了。

师:你们很善于合作,是个好办法!有没有不需要合作,就能知道结果的?

生:我摆出的图形(如图1),虽然没有摆满,但是我已经知道一共需要12个小方块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

生:看到这位同学的摆法,我发现只要用6个小方块就行了(如图2)。

图1 图2

【反思】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操作时间和思考空间。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有足够多的小方块,那么这样的操作就缺乏思考的价值了。而“小方块的个数不够”这一不利条件,恰恰让课堂变得精彩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这就逼着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从“同桌合作”到“用足8个小方块”再到“只需6个小方块”,一个方法比一个方法好。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次次智慧的跨越,最终用“最小的代价”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三、巧用圆规,让思维变得深刻起来

【案例3】《圆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圆规来画圆。如果没有圆规,你能在纸上画圆吗?

生:沿着胶带圈的外面描出一圈就行了。

生:将三角尺中间的圆形画一圈就好了。

师:借助身边的圆形物体来画圆是个好办法。如果体育老师准备在操场画一个半径是20米的圆圈,怎么画呢?

生:找一根很长的绳子,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操场中间,在绳子上找出距离20米的另一端,绑在粉笔上,拉紧绳子,旋转一圈,就能画出圆形了。

师:为什么不借助身边的物体来画这个圆呢?

生:找不到这么大的圆形物体,如果找到了,也不方便搬到操场上。

师:看来用这个办法来画很大的圆是个不错的主意。如果我们海安县打算在县城修建一条直径5千米的环城公路,要求这条公路是圆形的,怎么画呢?

生:先在海安地图上画个圆,再到生活中画圆。

师:真是个聪明的办法,你跟设计师想到一块去了!

【反思】用圆规来画圆,“圆规”只是工具中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在这个案例中,围绕“没有圆规,怎么画圆”这个问题串,迸发了一个又一个思维火花。从借助身边的圆形物体来画圆到在操场上借助绳子来画圆,再到借助地图来画圆,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不断地思考画图的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