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初中生物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有大量实验。在每一个实验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怎样才能提升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呢?

1.明确目标,注重组织管理。由于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所以上实验课时,面对众多新鲜的仪器和材料用具特别新奇,往往出于好玩的目的,动动这个,摸摸那个。一堂实验课下来,教师累得精疲力尽、疲于管理,而学生则乱哄哄,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所以实验课难上是公开的“秘密”,有些教师甚至干脆在课堂上把实验课的要点进行讲述强调,既省去组织实验课的麻烦,又让学生把该记的要点记住了。但殊不知这样做是省了教师的事,却也省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宝贵机会。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课前一定要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并在第一节实验课就认真学习实验室的相关规定。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固然可贵,但这与必要的课堂管理并不矛盾。如果学生一味地胡乱去玩,不仅达不到我们实验课的教学目标,而且可能引发不安全的事故。

2.积极动手,注重观察。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动手实践,有的放矢。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尝试。例如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中,学生亲自操作,并在微观领域第一次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如此奇妙的结构时,激动不已,他们觉得这简直太神奇了,不可思议。为什么植物细胞具有这些结构呢?这些结构具有什么作用呢?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一样吗?老师在巡视分享学生劳动成果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既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又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火星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这个问题积极思考。单纯由“实验”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保持学生的兴趣,就要“创造”各种诱因。如植物细胞结构与动物细胞结构的进一步比较,就激发了学生再次学习实践的兴趣。比较就是把各部分构造、功能和某些属性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点,这就为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和概括打下基础,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3.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义务山东智顷数位学习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4.注重前后实验的联系、知识的衔接。例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时,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了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对于种子各部分将来怎样发育成幼苗的并不十分清楚,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这部分内容呢?可让学生课下通过实验培养菜豆、玉米种子,进一步观察种子的萌发,并记录观察结果,这对于后面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等几个实验都大有帮助,促进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5.注重实验过程中的评价。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及成果给予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情况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自己更好的发展。

生物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和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多动脑,勤动手,充分挖掘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