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常会面对是否需要翻译的选择,从理论上说,我们会选择不翻译或少翻译,但在实践中我们很容易倾向于要翻译并多翻译。

一、课堂教学回顾

在一堂九年级的英语课上,我的学生们遇到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The electric fan can ___ blow away the terrible smell in the room, can it?

---It's hard to say, but you may have a try.

A.easily B.hardly C.quickly D.finally

在学生做的过程中,一个女同学想向我问这个题,但她没有问这个题的做法,而是直接请我给她翻译一下这个题,当我告诉她不必翻译时,她很茫然,同时脸上也写满了怀疑,我想她一定在怀疑这个题不翻译能做吗,也一定在怀疑我是否说错了。当我帮她通过看清这个题中的反意疑问句的结构而把题做出来时,她终于会做这道题了,但对于不通过翻译而做题的方法似乎仍感到不踏实。这时我心里想着这样的题学生应该不翻译呀,可是类似的情况还在继续: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同学也要我为她翻译这个题,接下来,她和前面那个女孩一样茫然,一样无奈,一样怀疑。于是,我开始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先组织全班同学做这个题,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最后我把这个题给他们讲解了一遍:这个题的第一句是反意疑问句,一定要注意疑问部分是肯定形式,那么陈述部分必定表示否定意思,而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hardly表示“几乎不”,有否定意思,所以这个题的正确答案是B,接下来我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从这个题中总结、改进学习方法,也就是说要多多注意句子的结构,而不要急于翻译。

二、过多的翻译对外语学习有一定危害

经过思考,我认为翻译的确会导致出错,因为在没有保证句子正确的情况下,无法做出正确的翻译,所以很容易造成错误的翻译导致形成错误的选择。1.这不仅违背语言学习的规律,而且很容易导致错误2.长期如此,学生很容易养成不翻译就无法学习的不良习惯,从而形成似I very like it.这样的汉语式的不地道的错误句子。3.学生还会依赖汉语学习英语,包括阅读,写作,当然包括说话,从而使英语教学进入恶性循环,导致形成“聋哑英语”,走入英语学习的死胡同。

三、英语教学的出路在于加强语感的培养

1.多听多读,注重积累。听的时候,要通过抓关键词等方式了解语言内容。在此基础上,要体会如何通过语音技巧的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语义中的逻辑与情感。阅读的时候,同样要善抓关键词,同时要养成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的习惯,以加快阅读速度,并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实践证明,通过听和读这两个渠道的大量的输入,不但能促进语言素材的积累和积淀,而且能极大地熟练言语技能,最终加速语感的形成和语言能力的提高。积累,即多读,包括朗读和阅读。通过阅读,可以有效地积累有用的单词、短语和句子,通过朗读则可以很好地记忆并理解一些语句。

2.多读多记,重视语音技巧的练习和运用。无数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朗读和记忆是学习外语时加速培养语感最有效的实践练习形式之一。教师要启发学生在基本掌握语音语调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语篇内容,在朗读中表现自己的理解,表现自己的个性,从而将朗读这一语言实践与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力争使朗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以促进英语语感的形成。再者,记忆与朗读是紧密联系的。记忆不要成为对语言材料的顺口溜式的简单复现,而要成为根据大脑中储存的语义情境进行口头表达的过程。为此,应要求学生在记忆时,同样要正确运用语音技巧,增强语言表现力。

3.提醒学生注意英语单词的词性,教学中我们还经常见到I happy…(这个句子中happy 是形容词,不可作谓语,前面需要系动词be的某种形式)或I backed…(这个句子中,back是副词,不可做谓语,当然不能加-ed),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一定的母语基础上学习英语,英语单词的词性比词意更重要。

4.多听多说,学会模仿。在听和读的基础上,仿照着说,把学来的语句变成需要的句子,听说时要注意句子的准确、地道和规范。多练多用,大量实践。重视运用,即根据实际直接说出或写出所需的正确的语句甚至短文,尽量减少汉语式英语,减少母语对学习外语的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