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什么是形象思维?更多的教师可能还只是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比较形象的思维”,或者认为“不抽象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以上这两种说法都是来自于笔者与同行的交流。这种认识是经验性的,可以对有限的教学给予指导,但不利于对小学数学教学及其思维展开深入的研究。学生的形象思维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真正形象的思维在于学生有一个明确存在的思维对象,我们把这种认识叫做思维地依着物。也就是说,学生的形象思维必须是有“物”可依的。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在小数学习中做到思维有物可依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帮学生建立“物”的过程中,该于何时何地发挥何种作用呢?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示例一:教学对象为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均有)学生。教学内容为“守恒”概念(具体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呈现)。这是仿照皮亚杰当初的实验而设计的,目的为了测试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特点。具体操作是将一个高且细的杯子中的水倒入低且粗的杯子当中,然后询问学生水的变化情况——变多了,变少了,还是不变。根据当时的测试结果,一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观点不明,要么不说,要么一会儿说变,一会儿说不变;少数学生语气坚决地认为不变;而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则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不变”,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思维对象已经由关注杯子的形状,转变为关注此过程中水量的多少。

这则例子给我们的启发是,从低年级的学生开始,就应重视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数学课堂上例子的呈现,使得他们在关注具体事物时多了一份意识,而当研究对象选择正确之后,判断往往也就不会出错。

示例二: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一则与乘法相关的中等偏上难度的习题。题目是这样的:教室内的座位是5排7座。现在增加2排,增加5座,问一共要增加多个座位?

不出意外的,学生的第一反应是2×5=10(座)。记得之前在这一问题提出,且待学生出现错误之后,笔者还有一种欣喜的感觉,因为准确判断出了学生的反应。但后来越想越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教学不只是为了看学生出错啊!还应当知道学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应当怎样帮学生克服思维上的困难。带着这些思考,笔者开始调查梳理,结果很快就出现了:学生根本难以构建出几排几座的情形,因而就出现了上述的错误。也就是说本问题的解决其实带有普遍性,即只有在学生对几排几座的具体情形有所感知的情况下,只有在学生的思维有物可依的情况下,他们才能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显然此时不能真的让学生在教室内排座位,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代替实际操作。这个过程也很有趣,学生一开始会自发地用方格去表示座位,但又发现要画许多的方格,费时费力。于是又用一个矩形来表示原来的座位,在长和宽的旁边分别写上7和5,然后将长和宽分别扩大2和5,然后就发现这个问题似乎变成了一个与乘法相关的面积问题。而此时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学生只凭直觉而不是依靠具体的思维时,结果就出了错。这里有两个思维方式的问题,凭直觉时所用的思维是直觉思维,但因为这种直觉思维是建立在低水平上的,因而结果就是错的;因此还要回到更为形象的形象思维上来,而学生对这种座次往往又是缺少直接经验的(不会因为天天坐在教室里就有这方面的经验),因而他们在习题的情境中无法构建出具体的“物”,还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让他们逐步从方格走向矩形。而一旦学生形成这样的技能,又会在类似的甚至相异的情境中用同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自主寻找思维的依赖物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完成了一个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上文已经说过,小学数学教学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成长,那就思维培养而言,让学生的思维有物的教学努力,最终是指向哪一个方向呢?笔者以为包括这样的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学图景建立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能空洞地依靠抽象的数或符号去教学,在必要的场合必须坚持形象思维促进学生成长的原则,让学生的思维有物可依,这才是数学发展的可持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