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插图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文字部分的必要补充。长期以来,课文插图已经成为教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载体。那么,有没有一种形式使得这种训练更加有趣、有效?显然,故事编撰为依托课文插图进行的文字训练,找到了更大的空间。下面我们将根据插图内容呈现的不同,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插图为例,谈谈如何从儿童的视角切入,实现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的自然结合。

一、“物”即是“人”——想象童话的世界

教师:这是夏日的小池塘,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呀?

学生:有荷花。

学生:有蜻蜓、有青蛙。

教师:谁将观察到的事物用一句话说具体,说清楚。

学生:粉红的荷花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开放了。

教师:荷花真像一个调皮的娃娃,爱和人捉迷藏呀!

学生:荷花从碧绿的荷叶中间冒出来,开放了,一朵一朵又一朵。

学生:青蛙从河里“嘣——”的一下跳出来,到荷叶上玩耍。

学生:青蛙穿着绿色的衣服在荷叶上悠闲地聊天。

学生:蜻蜓飞过来,好像在和荷花打招呼呢!

教师:谁能完整地将这个画面编成一个故事?

学生:夏天到了,小池塘里很热闹!荷花开放了,像绽开的笑脸,从荷叶中间冒出来。小蜻蜓鼓着大大的眼睛在河面上飞来飞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热情地和荷花妹妹打招呼呢:“你好呀!荷花妹妹!我们一起来游戏吧?”青蛙也加入进来了,呱呱地叫着,唱起了欢乐的歌。

课文中有一类插图,呈现的都是事物,没有人物的参与。当这类插图成为故事编撰的内容时,观察的视角就发生了改变,所有的“物”就是“人”。儿童赋予了所有的事物以人的情感,花儿会调皮,蜻蜓会赏景,青蛙会歌唱,静止的画面就变成了儿童眼中丰富的童话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降低故事编撰的难度,从某一事物开始观察表达。不断激励奇异的想象和奇妙的语言,拓展儿童想象的空间,尊重儿童个性的表达,延续儿童表达的热情和欲望。然后集思广益,化整为零,编撰一个比较完整的童话故事。

二、“人”即是“我”——实现角色的幻化

教师:好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一起去郊游,这一群小朋友,你是其中的哪一个呢?

学生:我是那个戴鸭舌帽,穿黄衣服的小男孩。

学生:我是那个穿蓝裙子的小姑娘。

学生:我是那个追蝴蝶的小男孩。

教师:我知道了,你是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你是那个调皮的小男孩。你们是多么的快乐呀!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你都看到了什么?都做了什么?下面我们以“郊游”为内容编个小故事吧!

学生:阳光真温暖,原野上是一片绿油油的小草,花儿也竞相开放了,几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着,忽上忽下,忽高忽低。我欣喜地跑过去,张开双臂,想不到把蝴蝶给吓跑了,心里有些失望。过了一会儿,蝴蝶又飞回来了,我轻轻地,怕惊动了它们,然后猛地用双手一拢,一只蝴蝶就在我的掌心里扑腾着翅膀。

教师:捉蝴蝶的过程说得真好!看来你是捉过蝴蝶的吧?

学生:是呀,星期天的时候,我和爸爸去玩,就是用这种方法逮住了蝴蝶。

有景有人,是这一类插图的特点。通常意义上,我们常常会简单地处理成看图写话,按照由景到人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但是,这种以旁观者的角色参与的语言表达,缺少了儿童主观意愿,显得理性而冰冷。

教师应激发起学习者的热情,以儿童视角,将图中的“人”变成观察的“我”,角色幻化,让学生进入特定的画面情境。除了对已有画面的内容补充,还有对以往生活的勾连,实现了语言表达的生动具体。不着痕迹的角色转换,打破了时空的局限,让儿童以语言为媒介在画面与生活中来回行走,自由穿梭。

简单的插图,成人和儿童视角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赋予事物以生命的情感,赋予人物以独特的主观,赋予插图以可能的宽泛。从插图入手,以故事为媒,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