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在低年级,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呢?在实践中我发现,光靠课堂上学习的字词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多种途径,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大量积累字词。

一、课内打好基础,提高识字能力

1.教好拼音,帮助阅读。现用的教材,一、二年级全文注音,内容和篇幅都适合儿童发展水平。在学生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拼音帮助阅读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认识许多字、词。因此,在低年级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是提高识字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读准了字母的音,掌握了呼读的方法,一通百通,自己就可以读书识字了。

2.以阅读为主线,寓识字于阅读教学之中。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识字的要求应该分步实现,逐步加强,落到实处。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侧重于解决生字的读音问题。在细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懂读好课文,侧重在理解、领悟字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后,集体巩固学习字词,重点放在记忆字形上。品读课文时,指导迁移运用所学的字词,这样既保证了阅读教学,又把识字教学的任务落到了实处。

3.识字课上,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授人以渔。汉字是我们的祖先独创的音、形、义相结合的文字,识记汉字是有规律可循的,因而我们可在识字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规律,让学生学会认识、理解、记忆文字的方法,那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不妨从简单的象形文字开始,通过图画、儿歌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从而达到掌握识记字词方法的目的。

二、课外巩固成果,大量积累字词

1.创设学习环境,在无意注意中识字。教室是学生在校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学生在无意注意中识字。如学生名单、课表、设施设备名称、学习园地等是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学生们对它们也很好奇,如在这些内容上注上音,学生们就会在耳濡目染中认识它们,拓展识字。我们还可以在四周墙壁上贴上带拼音的图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在阅读中增加识字量。

2.在课外活动中创设游戏情境,积极主动识字。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在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如组织开展“快乐识字”、“快乐说话”等活动,让学生说说认认家用电器、糖果零食的品牌名称,认识各种昆虫、水果、蔬菜等。因为这些活动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能使学生对感知的事物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我们还可以通过儿歌、游戏、猜谜、竞赛、购物、参观、游览等校内外实践活动,将识字活动渗透于学生生活。边活动边识字,学生兴趣盎然,一点儿也不感到枯燥,识字效率当然高了。

3.利用课外阅读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扩大识字的数量。从小学低年级起,我们就应该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一开始,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听老师讲故事、读诗歌等来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然后让读书读得好的学生讲故事、朗诵诗歌等,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再以每月一评的方法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学生读的书多了,那些常用字他们便会反复遇到、碰到,开始也许需要借助拼音读它,但两三次后他们就自然而然地认识它了。重复多次以后,也许就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这样学生就有了成就感,从而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会更加乐意去读书。通过大量的阅读,巩固课内所学,广泛积累字词,达到课外与课内互补,提高识字能力的目的。

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在小学阶段打好字词学习的基础,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铺平道路。现在我们提倡大语文学习观,即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应该在生活中学语文。语言文字的学习也应遵循这一理论,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达到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