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共振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彼此思维意识上的感应与撞击,来碰撞激发出智慧与灵感的过程。教学中的思维共振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及知识要点进行思维上的交换、互补、争辩、修正、融合以达成共识的一个过程。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正在慢慢退出课堂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强调思考、引导,重视师生交流沟通的新教学方式。而思维共振正是强调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帮助、合作探究来保持思维认知的基本一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物理情境来达到师生思维共振的效果。

一、以情境来抛出问题,集结思维

思维共振的第一步是要引发思考,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借助合理的情境来设置疑问,将教材中的问题抛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例如在炎热的夏天里,教室内都开着风扇来帮助散热,这虽然是一个寻常普通的现象,但里面却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借助这个“学生在开着风扇的教室内学习”的情境来设置疑问,激发思考,如:为什么大家都能够看到风扇?(光的反射)为什么开着风扇会觉得凉爽?(蒸发吸热)为什么转动的风扇会发出“咯咯咯”的噪音?(摩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等)为什么风扇用久后会在扇叶上积累下灰尘?(摩擦生电并吸引漂浮的灰尘)风扇转动涉及到哪些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对于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在抛出问题的同时也是在对物理知识的梳理。

二、于情境中思考问题,碰撞思维

思维共振的第二步就是要主动思考。因此,教师在创造情境并提出问题后应当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勇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电学》为例,教师可以创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如:在空气干燥的秋季,假如学生用塑料材质的梳子梳头发时,会发现头发竟然会贴着梳子飘起来,与此类似的还有摘掉毛质材料帽子的瞬间,头发也会随着帽子竖起来。又或者在寒冷的冬天,入睡前假如脱掉身上的化纤毛衣,不仅能够听到轻微的“啪啪”声,还可以看到短促的火花。针对这一系列现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自行思考该现象的物理原因,然后小组内合作讨论,最后委派代表来发表结论。

三、融情境中解决问题,交流思维

思维共振的第三步就是要交换融合思维并提炼思维要点。因此,在上一个环节学生都先行思考并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在该阶段就是要通过与学生交流自己思想的方式来讲解教材内容与知识要点,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导到教学任务之中。以上文提到的《电学》情境为例,学生可能会在创造的情境中得出摩擦生电的结论。教师可以沿着这一结论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讲解。包括摩擦生电的基本原理、生电过程中电子的走动形式、正负电的分布、生活中其他摩擦生电的例子或实验等。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逐一攻破各个知识要点。

四、借情境以反思问题,合并思维

思维共振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将学生与教师的思维进行合并提炼并扩大延伸,帮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类比推理的能力。以《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实验情境为例,学生借助该情境可以掌握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这三者的关系。教师应当由此及彼,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与教学器材幻灯机、休闲娱乐用品照相机、生活服务用品放大镜等相联系,鼓励学生自行分析幻灯机、照相机、放大镜这三个用品的成像调节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手动演示,边操作幻灯机边向其他同学分享操作的方法等。这个环节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总结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延展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思维共振”作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享交流、学习互助等学习习惯与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与强调教师在符合教材内容、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合作的情境教学法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性。对于物理这门研究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学科来讲,它需要学生能够实现“观察现象→分析现象→研究运动→总结规律”的逻辑思维过程。特别是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讲,是否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对其后续的物理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可以尝试创造物理情境来激发“教”与“学”的思维共振,通过“抛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来实现思维的集结、碰撞、交流、合并,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彼此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