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并在小学阶段推荐背诵优秀古诗文75首。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每学期都安排了古诗的学习,而文言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却极为罕见,难觅踪影。其实,在小学阶段适当接触文言文是大有裨益的。

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它是汉语言的典范与精华,是白话文的“母亲”,是中华民族的价值来源和精神家园,更是中华文明的书写载体和遗传密码。研究表明,12岁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让儿童在最佳时期获得最好的语言营养——尤其是“根”的滋养,可以奠定一生的母语根基。于是,我借助班级学习共同体,尝试开展文言文的学习,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一、文言共吟,聆听音韵之美

文言文相比现代文,语言精炼,富有韵味,更讲究声律的抑扬顿挫,起伏有致,因此文言文大多读起来琅琅上口。儿童对音韵的感受优于成人,所以当他们读文言时,首先感受到的不是意义,而是音韵,他们会像喜欢唱歌、读诗一样喜欢读文言。浅显而又韵味十足的小古文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阅读兴趣,此时可以稍加难度,以期引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古文是没有标点的,去掉标点你还会读吗?现代文以横排居多,而古文是竖排的,从哪边开始读呢?现代文使用的是简化的汉字,古文使用的是繁体字,你还认识吗?古人常常摇头晃脑地吟唱,你也来试试?这样,一步步还原文言文的原初面貌,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原生态阅读”,学生在吟哦之中凭借原有的“认知图式”进行着文言学习的初步“自我建构”。

二、故事共读,欣赏意境之美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以其简洁优美、内涵丰富而世代流传,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遥远。不过,学生从小学入学甚至在幼儿时期就已接触了古诗,也逐渐积累了阅读古诗的方法。而学习古文和学习古诗的方法是相通的,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经历和已具备的知识基础来引导他们进入文言文这一新的学习领域,学生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学习起来就驾轻就熟多了,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学生不会读、读不懂。如:交流《杨氏之子》一文时,同学们对“此是君家果”一句产生了分歧:A小组理解为“这是你家的水果”,B小组认为是“这个水果和你是一家的”。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不下结论,把“绣球”抛给学生:你们认为哪种理解恰当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当然双方观点也就越辩越明,根本无须老师赘言了。

三、意趣共觅,探寻无言之美

在《杨氏之子》一文中,孔君平借桌上杨梅考验杨氏之子:“此是君家果。”杨氏之子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其委婉而又不失敬重、幽默智慧之答令孔君平啧啧称奇。像杨氏之子这样出语不凡的孩子在古文中多有记载。我筛选出一组孩童的机智应答之语,如年仅九岁的徐孺子回答大人的提问:“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再如面对魏文帝,钟毓、钟会的回答不尽相同,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会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而十岁的孔文举随父到洛时面对韪的奚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反唇相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如此妙语智答、话外之音是需要细细品味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他们应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妙在何处?在集体研读、探寻中学生不仅发现杨氏之子将计就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巧妙方法,还通过比较阅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体会出杨氏之子的语言得体,不失对长辈的敬重之意。而且杨氏之子是不假思索“应声答曰”,更让人感受到他的聪慧过人。再把孔文举应对陈韪的妙趣之答与杨氏之子的应答作比,一个委婉得体、幽默智慧,一个针锋相对、言辞犀利。语言表达之妙尽在言外。

经过一段时间的古文阅读后,孩子们深有感触地说:“小古文,并不是想象中的艰深莫测、晦涩难懂。小古文,妙哉妙哉!”在解读文言经典的过程中,通过欣赏“言”之精确智慧的组合,来领略汉文字的语言魅力;通过感悟“文”所赋予的文化意蕴的深层内涵,来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这必将会为孩子的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而随同小古文一起生长为我们精神血肉的,那便是“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中国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