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手工活动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这是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人人可以动手,作品完成后均有成就感。从小朋友的兴趣入手,挖掘手工活动中的各种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因素,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创造,对于培养“心灵手巧”的幼苗,是有重要作用的。在手工活动中,如何发展幼儿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呢?

一、在对材料的观察、思考、选择、裁剪中发展幼儿思维,启迪智慧

手工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泥工、纸工、布贴、编织、自然物剪贴、自制玩具等。在每种材料的性质和作品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规律,这正是发展幼儿思维、开启幼儿智慧之门的钥匙。

在进行手工制作时,我并不急于告诉幼儿制作的方法和步骤,而让他们先观察范例,看看这些作品的材料、制作方法及制作步骤。到大班后期教“立体纸工”时,我改变了以往由老师准备材料的做法,让小朋友带来很大的挂历纸,学着制作一只只可爱的动物、一座座别致的房子。在这个过程中,有空间思维的发展,有知识的运用,还有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经验的积累,这就充分发展了幼儿想象能力。

二、传授制作的基本方法,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幼儿,培养其创造能力

当小朋友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他们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头脑中的童话世界在手中展现出来。我常常确定一个主题,教给制作方法,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去设计内容,创造画面。如在小班我利用小朋友印过手的印画彩纸,进行撕贴教学。示范时我只讲解了撕圆形、长方形、三角板,拼贴成小朋友的形象及其动作,其他的则由小朋友自己去发挥。中班时,我在设计“泥塑挂盘”的时候,只让小朋友懂得用彩色橡皮泥可以在快餐盘上进行半立体塑造,方法是中间用大图画做主题,四周用细花边装饰,并注意两者内容的相关、色彩的搭配,至于做什么,则让小朋友自己去创造。大班有的手工制作难度较大,如果老师把整个步骤和方法都在课堂上讲解示范完,那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时间就较短,创造力就难以发挥。因此,我通常是只讲解示范主要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小朋友独立创作。课堂时间做不完的就让幼儿把作品带到课外,凭自己的能力完成。这样,就能充分提高幼儿的创作水平。

三、用丰富多彩的范例使幼儿充分感受美和创造美

传统的手工教学总是出示一个范例,再根据范例逐步示范讲解,这可能有助于幼儿对该作品技能的掌握。但就培养创造性而言,丰富多彩的范例更可以使幼儿充分感受美,积累感性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此外,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范例也有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制作,使幼儿完成的作品各有特色,兴趣更大。如教小朋友制作树叶贴画时,我就准备了“小猫钓鱼”、“狐狸吃葡萄”、“跳舞的小人”等多幅范画,使小朋友充分感受树叶贴画的艺术魅力。即使是单一的折纸教学,我也尽量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贴在背景纸上构成不同的画面。到大班后,当小朋友掌握了一定的折纸技能后,我就让他们各显神通,合作完成大幅折纸主题画。小朋友在制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把美表现出来,创造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儿童世界”。

四、提供动手的机会,重在参与

手工活动课上,如果教师给小朋友做好一切准备,只是让他们照样子折折、画画、贴贴,小朋友的作品可能会更整齐、更漂亮。但手工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完成作品,还要发展小朋友的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所以,更重要的是动手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几年来,无论是小、中、大班,我都给小朋友设置不同程度的做做玩玩活动角。大班时还用各种月饼盒设计制作了一个可放材料、可贴作品的“手工角”,平时收集各种废旧物品,让小朋友在自由活动中尝试。只要是认真的小朋友,有创造性的作品,我都给予表扬,而不论作品的好坏。这样,小朋友就能更大胆地去创作了。

经过多年的实践活动,我深深体会到:在手工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教给幼儿一些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充分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带着一份爱心去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创造,定能培养出“心灵手巧”的好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