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堂语文课的优劣,要看教师能否从知、行、情等多维目标出发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东西,开发他们的未知领域。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深度阅读,整体感悟内涵

一篇课文在学案预设中首先要考虑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的整体感悟,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读”。一篇美文,要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粗读、细读、精读、深度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感知。而这种读是用心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读出味道来,读出情感来,读出喜悦来。它不同于背诵,也不同于考试时的限时阅读,当然文章的体裁不同,读的形式也不同,以记事为主的散文、短短的诗歌,一看就懂就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读来读去。读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通过这一手段来达到理解文章整体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勾勒人物形象、展现生活情景的目的。那种似读非读、或从文中抽几段来读的方式,会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得到的是枯枝残叶。在整体感悟中我们还要消除“浅阅读”状态,那种“浅阅读”的功利性、消遣性、浏览式、跳跃式、碎片化等对学生的阅读有着明显的消极影响。

二、师生互动,增强课堂活力

我在教《周总理,您在哪里?》这首诗时,针对学生对共和国总理日理万机、忠心为国操劳的事了解不多,课前借助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总理事迹,展现总理形象;课堂指导六位学生围绕六幅画面:“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整个世界”“天安门前”,有表情地朗读,扮演急切呼喊、寻找总理的动人场面,然后再由这六位学生分别去指导各小组的学生读,在读中纠正感情、语速、语调、音质;课堂互动中师生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人人参与,在集体朗读的最后,全班90%的学生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学生已完全置身于课本所描述的情景之中。有几位学生告诉我,他们失去亲人的时候只看到大人们哭,自己在旁边没什么感觉,这次课上感情控制不住了。“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师生互动应“动”在学生的情感需要处,这样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现实需求融为一体,实现了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以文导写,坚持读写结合

语文课中,许多教师就语文而教语文的现象十分严重,它脱离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忽视了语文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完全隔离了读与写的关系。我认为,教师在课中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教学渗透在语文课堂中,以学导写,以写带学。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完成,必须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将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学习有机结合,将文本语言积极内化,再自由表达、及时运用,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针对不同课文灵活确定或创设读写结合点进行“读中说、说后写”的训练,并将语文能力彰显于写作中。实践证明,以经典范文作为拐杖,语文课中的“以文导写”会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内化,形成“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态势。学生通过写作,其人生观、价值观也不断得到提升,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

四、积累语言,力求下笔有神

目前许多学校的学生作文水平不甚理想,或题材雷同,或语言干瘪,甚至词不达意、语无伦次。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排除学生的阅读面狭窄、生活阅历浅等因素,但同时与学生语言仓库里材料匮乏有直接关联。人们常说:“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人的语言达到一定境界而产生的结果。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收集语言信息,进行语言积累,因此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言的强化训练,搭建学生语言仓库,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了语言的储备,学生作文就能搭架子、找路子,就能实现状可描、情可抒、感能发。所以,对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体会、细细品味、多次咀嚼、踊跃积累,从而拓展学生的语言训练空间,充实其语言仓库,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