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课型中,数学习题讲评课是一种很常见也很重要的课型,而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对这类课型的研讨却不是很多,也很少有人拿它来上公开课,因为要上好习题讲评课并且要上出亮点是不容易的。一堂优秀的习题讲评课能为学生查漏补缺、解决疑难问题、纠正常见错误、改进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开阔解题思路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效果。一堂随心所欲或是只报答案的习题课,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上好习题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如何才能使习题讲评课达到最佳效果呢?笔者认为习题讲评课和新授课一样,必须重视并细化以下三个环节:

一、课前准备:正确掌握学情,以学定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习题讲评课也是一样,课前的准备必须要充分,特别是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熟练程度,因为这对讲评课教学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讲评前的准备工作可以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入手:教师要做好“批阅”“剖析”“挑选”这三个环节;学生要做好“一订”。

1.仔细“批阅”——摸清“病灶”所在。批阅的要求是要对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这是教师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全批全改,将错题进行统计分类。批阅,关键是了解和收集,是把脉,为了摸清“病灶”所在。

2.检查“一订”——给足“自愈”时间。批阅完的作业要及时下发,学生在第一时间用蓝笔订正。要求学生首先在错题旁注的错因分析和自己“一订”结果,其次再找一道相同类型的题整理在错题集上,最后准备在课上展示自己的“一订”成果。教师可以抽查学生的“一订”情况,由此修改自己的讲评课教案,以“订”定教。

3.认真“剖析”——设计“治疗”方案。认真剖析学生错题,分析学生错误答案、错误根源、解题习惯。学生一般常有的错误方面有:马虎、遗忘知识、知识模糊、知识混淆和思考盲点等。针对这些方面来设计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指导思想是放大错误点,降低再错几率,树立学习信心。易马虎的地方要千锤百炼;容易遗忘的知识点要变换理解角度;易模糊的知识点要揭示本质内涵;易混淆的知识点要注重对比区别联系;思考盲点要设立切入点引导学生步入其内。

4.精心“挑选”——开出“特效药”。挑选题目要精心,要少而精。所挑的题目要有针对性:针对各错误点,针对要加强的知识点,针对解题习惯的改良,针对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题目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具体操作:先从学生的“一订”中挑选几题,可以调动学生“一订”积极性,培养学科情感,树立学习自信心,然后再做适当补充。

二、课上操作:注重合作交流,收放恰当

我大胆尝试以下几种做法:

1. 对错误率较高的基础习题,采用“自我反省法”。从“一订”中找出错因分析全面深入的学生,由这些学生讲解错误成因和正确做法。这个方法适用于知识基本应用题,这类题是攻克难题的基础,是通往更高楼层的阶梯。

2.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典型题目并总结解题方法。这个做法对学习能力不强,不能独立总结题型和方法的学生很有帮助。而且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再让每个小组展示各组的归纳成果,互相补充,教师做最后总结。

3.巧设疑问,激活学生思维。对大部分学生感到困难的题目,精心设计分割成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巧用问题寻找突破口,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并且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4.鼓励学生通过改变题设中的一个条件或是改变图形的位置等把题目进行延伸。一题多变或是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提炼解题技巧。

三、课后反馈:及时检验成果,错题再练

习题讲评课后,首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二订”情况,然后,教师可以根据错题集和学生课上表现再设计几个针对性强的练习题,作为反馈练习或是错题再练,要让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再多次出现在练习中,达到巩固的目的。这时的作业“量”要恰当,避免出现题海,还要注意作业分层。

总之,习题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从课前课后下的工夫看,所花的心思可能比一堂新授课还要多,这样才能让习题讲评教学有效化和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