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一种精炼、形象、具有韵律美的语言,包含着诗人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能够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诗人情感的文学样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到,通过学习,学生应该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高效课堂模式下诗歌教学如何达到预期目的,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教师适时的指导,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进而获得美的享受。诗歌学习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

一、课前预习环节

1.了解诗人的生平。这样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本身就是作者当时心境、感情的一种间接再现,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经历,就会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较直接、准确的把握。

2.结合注释,了解创作背景。在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词、现代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祈望及对人生际遇的一种感慨。如林杰的《乞巧》。学习之前,我们可以了解林杰的生平。结合诗下的注释,我们可以了解到乞巧,是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七夕。同时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从而对诗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3.自读自悟,标出难点。诗歌的情感美、语言美、留白美需要学生自己体悟,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自我质疑,将是加深学生思想的一座桥梁。标出难点,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二、课堂教学中诗歌学习方法指导

1.渲染意境,让学生徜徉在情境交融中。我国古典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就是诗词的意境美。俗话说“情由境生”,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要让学生领悟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要让学生跨越时代、民俗、社会和情感的障碍,根据诗词的文字信息,展开联想和想象,与诗人一起进入意境获得审美体验,就要通过语言、教具、利用多媒体等创设情境了。

有些诗词追求简洁明快的表达,从而形成了“辞断而意属”的特点。这些诗歌在意象上往往有跳跃的特点,欣赏这样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想象来连接和补充作品在表面上所形成的空白,从而准确把握诗歌内容。

2.小组诵读,体会诗情。诵读能够激发情感、唤起联想想象、深化理解内容。小组内的诵读展示,将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孩子一个平台,让孩子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只有通过大量的诵读,细细地体会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意境的深远,才能引领学生“品”出古诗词这一民族独特文化的“味”。

3.抓住“诗眼”。情感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带有普遍性情感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活动。诗歌中的描写往往都注入了诗人的喜怒哀乐。我们要感受它的离愁别绪、忧国伤时、寄情山水、思乡怀人等感情,就要靠抓住诗眼。一首诗里,诗眼往往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显示全诗的思想。诗中最能体现诗歌精神、表现诗人情怀、概括力最强的语汇就是诗眼。品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语来品味,看它在拓展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的作用。要抓诗中的重要字词句和重要章节,以此为诗眼,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古诗词积累,强调阅读记诵的过程,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思维和能力上的提升。

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只有重视课前预习、课堂点拨和知识的积淀,才会真正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