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要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采取各种策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教学中。以下是本文对此问题的几点探究,仅供参考。

一、设计好课堂导入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在阅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中会产生美的感受,仿佛眼前展开的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入导语,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如:海参、龙虾、海龟、鲨鱼、海豚、珊瑚等,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产生美的享受,真正融入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形成整体的把握。同时,还可以引入对比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一篇文章之前,先引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对于文章的阅读兴趣,进入积极投入阅读活动,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质量的目的。

二、创设相应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好机会

通过长期的阅读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独立阅读充分体现了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善于发表自身独特见解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的机会和空间,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阅读之后,有的学生问道:“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有的问道:“为什么被叫做鸟的天堂呢?”还有的学生问道:“为什么文章中有的‘鸟的天堂’被加注引号,而有的却没有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梳理和归纳,这些问题中有的与教学目标有关,而有的则没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鼓励他们通过自主研读而提出有效问题。

三、引导学生细读精读,达到全面深刻理解

精读要求学生通篇阅读,分析语言特色和用意,逐字逐行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意境,对文章拥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例如在《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语言特点,从字里行间理解文章,如分析第三段中“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人们来了,而用“四面八方”“敲起象脚鼓”和“赶”这些字词,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学生们在思考过后发现这些词恰恰说明了时间之早,人多且气氛隆重热烈,将人们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推出人们对总理的爱戴和想见总理的迫切心情。通过细细品味这些细节,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不是简单的在描写泼水节,同时也是在表达对总理的敬爱之情,这才是文章的内在含义。

四、搭建自主阅读平台,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们正处在性格张扬,思维活跃的阶段,传统的指令式教学方式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降低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给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放飞思绪,张扬个性,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首先,允许学生“理解”选择。思维方式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会造成理解上的差异,再加上教材文字的局限性,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教师不能一味的否定学生的想法,而要善于聆听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体会。其次,鼓励学生选择“伙伴”。合作学习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合作竞争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主动意识,善于选择学习伙伴体现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成熟的表现,这会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阅读技巧虽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阅读兴趣是基础,阅读习惯是决定阅读水平高低的关键,激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内容。只有实现学生思想与作者的情感的沟通,达到“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才能说我们的阅读教学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