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基本价值取向的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小学寓言自身特点和教师所进行寓言教学过程两个方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的语言规范与价值引导作用进行深度分析,并进一步考虑相关优化策略。

一、基于寓言基本特点的语言规范和价值引导的分析

1. “简”而“精”的语言规范。

以《守株待兔》为例,通篇字数一百左右,但是却将“农民碰见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之后守着树桩等兔子撞死一无所获而被耻笑”的故事完整,不存在歧义地表述出来;同时通观这篇寓言故事的表述,没有过多的修饰性的词语出现,类似于口头言语的表达使其显得更为通俗,但却不失精致。在小学语文中,寓言故事简单通俗的语言规范,使得小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寓言的内容;而不失精致的用词和语言衔接,却又使得小学生在学习寓言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形成语言表达的基础。

2. 以小见大——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寓言是通过将一定的道理和寓意蕴含在故事中的文学体裁,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寓意,实际上是为了给学习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其进行价值引导的方式是将深刻的寓意与道理蕴含在看似普通平常的小故事中,通过对小故事的讲述以及所涉及对象行为的褒贬,来展现正确的人生哲理和价值导向,从而引导学习者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

二、基于寓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作用的语言规范和价值取向探究

教师在寓言教学过程中,对于语言规范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问题提示的教学引导方式。

一般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寓言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针对寓言故事提出相应的问题,以进一步限定学生的语言表述和引导其关于故事哲理的思考,从而实现寓言对于语言规范和价值引导的作用;而其所涉及到的具体的问题提示和引导的形式,往往会要求学生以限定的字数或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在限定的语言前提下给出对寓言的认识以及其他引导性的提问。以《龟兔赛跑》为例,教师可以设置“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答案不得超过三十个字)”、“龟兔赛跑中,乌龟为什么会赢?”等相类似的问题,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处于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并形成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以夯实基础。

2.情境设置的教学引导方式。

受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应当借鉴情境教学的相关原理,而寓言的教学更需要以情境的创设和氛围的营造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学习寓言所需要的情景,使得学生对寓言的理解和感悟增强,而其范式言语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培养。例如,在《农夫与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气氛情境的营造和角色扮演,使得学生对于代表恶的蛇和农夫所展现的善恶不分有了更直观和清晰的感知,对于进一步升华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的正式的语言表达也能得到相应的锻炼。事实上,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设定,是教师在寓言教学中实现语言规范和价值引导的基本方式。

三、优化寓言教学过程,加强语言规范和价值引导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的语言规范与价值引导作用,我们需要对教学过程和环节进行优化,具体策略的选择可以做如下思考。第一,就问题设置而言,需要综合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的阶梯化城乡方式等相关问题。其中,问题的难易程度必须和相应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可塑性对等,从而达到提升言语规范和价值引导水平的课程目标;另外,问题的设置与呈现,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阶梯化的提升控制。第二,就情境设置而言,需要特别注意角色扮演的有效运用。合理地进行角色分配和过程控制,从而实现学生认知提升和语言能力提升的高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具体教学过程优化的措施,必须根据具体内容和情况进行选用。

笔者在对小学寓言中的语言规范和价值引导的基本分析基础上,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方式进行了探究,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优化策略,希望能为语文教学中寓言学习作用的充分发挥起到些许有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