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因此,不管是平时的教学还是最终的考试,作文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语文老师们也都想尽各种办法,变幻各种花样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从一线教师的反映及近几年来中考作文阅卷的反馈信息来看,作文成绩仍然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大失所望。

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如大的语文环境缺失,老师的引导不得法,学生的阅历太浅,知识面太窄等。除大家熟知的这些原因,我认为很多老师忽略了一点,即作文的批改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批改形成了老师全批、精批的模式。每篇作文老师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从字、词、句到标点符号,从书写到结构,从内容到形式精批细改,费尽心思写评语,力求做到既指出学生的缺点,又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然而,效果呢?我相信一线教师都深有体会。作文发下去,我们的学生大多都较冷漠,一看而过,一笑置之,下次错照犯。三年学来,作文水平竟无丝毫提高。

多次惨痛的教训之后,我试着做些改变,慢慢地竟也小有收获,摸索到一套较为有效的办法,在此与大家共勉。

我认为传统批改方式的弊端是: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老师所认为的优缺点作为写作者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所以你的评语没有“打动”他们,他们与你并未产生共鸣。另外,还有学生与老师认识的高度存在差异,也导致对你的评语不能有效领会。

我的做法是:变学生被动为“主动”,每学期两到三次作文让学生自己评,互批评,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定评改标准。

标准其实就是中考作文评改的标准。只是鉴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我把标准做了细化。

第二步:分组互评。

因为只用一节课互评,所以组不能分得太大,一般4-5人一组,必须保证组员有梯度,有作文水平较高者,也有水平较差者,这样保证讨论的热烈性,也保证各人都有所收获。

第三步:组内互评。

保证每本作文在每个人手中过一遍,每个人都按标准尽自己的能力找出本篇作文的优缺点。一轮过后,由作文水平较高者执笔,把同学们的讨论意见形成评语写到该同学的作文本上。

第四步:班上评定。

由每组各推出一篇较好的作文,由班上同学共同评定,评比看哪组同学的评语与大家的看法最接近。

第五步:教师抽评。

每组抽出一本只在组内互评过的作文进行评改,了解学生的评改状况,发现问题当面指导。

第六步: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

因都是同学,意见便于接受,且都争强好胜,所以重新写作的要求不仅不难接受,且都较积极主动,跃跃欲试。

我的收获心得是,这种批改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主动评改中来,不仅让他们会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从而自主地、有意识地在写作中注意并要求自己,最终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