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物理成绩,也存在着瓶颈和困难。一、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欠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既是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的组织者,亦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领者。但由于自身素质和掌控驾驭课堂能力的欠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还没有真正从传统模式的桎梏中彻底走出来。当然,这是需要教师自身长时间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解决和提高的。

二、学生没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课堂教学才具有实效性。然而,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的“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状态。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难以形成,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加之物理学科又比较难学,学生有一种畏惧心理,时而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物理课堂效率不高,课堂教学时效性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一句空话。

三、物理在初中学科中的地位有所弱化

物理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中,属于最难理解、不易掌握和提高的。同时物理学也是改变世界面貌的学科,是尖端的领导学科,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学科。然而,它在初中各学科中的地位却与本身的特点极不相符。首先,从领导到教师和学生,再到学生家长,无不认为是“副科”。从时间的投入、课时的分配到课时段的安排无不体现出“副科”的特征。其次,中考中物理所占的分值又无疑给物理学科烙上了“副科”的烙印。不少学生即使对物理感兴趣,但为了能考入重点学校里的尖尖班或尖子班,也只好在容易得分的思品等科目上多投入精力和学习时间。这自然会影响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投入和物理知识水平的提高。

四、“问题诱导,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落实不力

“问题诱导,自主探究”教学,实际上就是要具体体现“教学设计问题化,教学过程活动化”这一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将问题作为知识建构的载体,以整体设计的问题键有机地串联整个教学过程,恰当地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以教师的问题诱发学生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诱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然而在实验课堂教学中却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在思想上对实验课不够重视;2.学生对实验目的不明确;3.不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这样重要的思想;4.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矛盾。总之,实验探究课在目前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收效甚微,往往是既费时又费力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课堂的实效性自然也难以提高。

五、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对接

物理知识来源于人们对实际生活的认识,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新课程倡导“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然而,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往往不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常常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例如,在进行有关密度的相关计算时,许多学生把体积与质量这两个物理量直接画等号。出现这样的错误说明了两点:一是对体积的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不清楚;二是学生缺乏理性思考和必要的生活常识,不能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只是大多数人没有留意去观察和思考而已。

作为物理教师,在关注教学艺术和教学细节创设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只有从课堂实际出发,不断研析,积极探索,深入总结,才能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成绩的提升亦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