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安排恰当、新颖的活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加速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一、扮演角色,生发共鸣

角色表演,是使学生真正融入文本情境,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品德课本中,存在大量文质兼美的文本,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融入文本的情境莫过于请学生或表演、或朗读,从中领悟到课文的思想内涵,在绘声绘色的表演中内化自己的情操,与文本产生共鸣,进而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感。这种模式建基于学生一定的社会经验基础之上。这样,课堂上,学生才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角色意识才会更强烈,更持久,责任意识才会油然而生。

二、辩古论今,明理导行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局限于课本,课本是引子,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明理导行。开展课堂辩论,无疑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俗话说:“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红极一时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来自各国的选手旁征博引,唇枪舌剑,展示了迅捷的思维和超凡的口才。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引导积极思考,促进主动探究,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上第8课《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后,小丽正在等待妈妈来接。一个陌生人对小丽说:我是你妈妈的好同事,我带你去找妈妈,好吗?小丽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学生化为两方,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要细问心中的110,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辩论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和总结,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表达。真理越辩越明,辩论必然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品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落在实处。

三、换位体验,内化认识

加强学生的体验过程,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科课程提出的目标之一。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在换位体验中,不断对文本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了正确的认识,这个过程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方式。在品德课教学中,要是能采取换位体验方式,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入文本中的人物内心,从文本中主人公的内心出发考虑问题,就能对文本产生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从而增强自身对道德知识的解读,促进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四、创新实践,知行合一

在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课后,让学生有意识地尝试家人亲戚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过程,感受艰辛,激发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在教学苏教版四下第4课《伸出我的手》时,播放我校师生走进敬老院、为患脑瘤学生捐款的视频,用实实在在的事例激发真真切切的情感。“对小学生而言,最能震撼心灵、最具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意义的往往是一次次让他们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为之提供真实的道德实践情境,让学生充分地看、听、做、思、辩、行。”著名特级教师杨文娟如是说。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品德课的实践,体现了“做中学”的思想,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在各种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促进了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教师是学习的助推器。教师千方百计,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创设指向明确的、直观形象的、灵活开放的、健康趣味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灵动起来。不但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真正增强了品德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