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用赏识的方法去激励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有效评价中不断反思、调整,逐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一、评价环境和谐化

卓越的课堂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学习体验。“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老师板着面孔上课,学生可能会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因此,构建一个和谐的评价环境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在这样的评价环境中,老师真心地尊重、期待、赏识每一位学生,学生获得的是关爱、机会、知识、方法、信心、帮助……,教师获得的是享受、回应、提升、成就……,师生共同获得的是欢乐、收获、信心,是生命的自由成长。

二、评价目标多元化

评价目标多元是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时,要结合具体的评价内容,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点,通过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产生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积极导向作用。教学中,从备课、讲课到练习、作业的布置,各种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都可以为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目标,提供不同选择,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如一道计算题:13.6÷0.25,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解法:(1)用竖式进行计算;(2)13.6÷0.25=(13.6×4)÷(0.25×4)=54.4;(3)13.6÷0.25=13.6÷(0.5×0.5)=13.6÷0.5÷0.5=27.2

÷0.5=54.4;(4)13.6÷0.25=13.6×4=54.4。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反映出各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学生都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问题、掌握了知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如果老师硬要规定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那么学生不就等同于工厂里的机器,生产出了毫无差异、毫无特长的标准化产品。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差异也使客观存在的,多元的个体需要依靠多元的评价目标才能促进自我的发展,从而获得向上的动力。

三、评价反馈全程化

全程化是指数学教学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反馈全程化”的提出基于两个理念:一是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使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诊断、反馈、调控、改进等功能不断得到开发;二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数学素养主要方面的培养和发展进行持续不断地跟踪与调控,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同时通过知识迁移,帮助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知识。

如在学习《利息问题》一课之前,我请学生们到银行、到网上去寻找有关利息的信息,初步了解本金、利率、利息等相关知识,并填写好相关的学习表格(见下图),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在学完《利息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银行将零花钱存到银行里,进一步感知利息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每一个知识的学习中,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反馈信息会不断涌现,教师要用一双慧眼及时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判断,抓住其内核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学生的学习是由无数个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只有做到评价反馈的全程化,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发展。

数学课堂需要有效评价,让我们满怀爱心地去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让“有效评价”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力助推器,使学生在有效评价中不断的开发潜质、潜智、潜能,获得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