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生成有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小学科学学科,由于其特殊的知识结构、非同一般的学习方法,引无数学生深深地痴迷,好奇的学生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在课堂上,面对问题教师往往是束手无策。为了便于调控课堂,教师们费尽心机预设问题,原本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变成了如今的自古华山一条道。开放的科学课堂变得封闭,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就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如何转变这一现状,我在教学实践的尝试中,有效地预设多种情境,促进问题动态生成。一、预设生活情境,促问题动态生成

【案例】 执教三年级下册《水珠从哪里来》时,我把一瓶冰镇可乐放在讲台上,过了一会儿,瓶子外面出现了许多小水珠。让学生说说水珠是哪里来的?这一生活中常有的现象,所有的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没有人认真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了学生们争论的焦点,生成了许多问题。

【思考】 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教师也应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用儿童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将它用到课堂上,使它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导火索。

二、预设故事情境,促问题动态生成

【案例】 执教五年级下册《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时,我讲述了德国气象学家魏格,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板块构造学说的故事。学生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在生活中,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带有问题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世界。

【思考】 好的故事能使人受益一生。在课堂上,有选择地、适时地讲一些科学故事,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共鸣,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三、预设游戏情境,促问题动态生成

【案例】 执教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时,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利用磁铁的磁性隔着纸板(纸板上画龟兔赛跑的场景)让小乌龟走起来的游戏。这个有趣的游戏环节,立刻吸引住了学生,学生探究愿望被激发了。此时,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小乌龟怎么会自由地走起来呢?引出本课研究中心——磁铁。

【思考】 小学生普遍贪玩、好动,游戏情境恰好迎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课堂中的游戏,学生参与度高、主动性强、层度深,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从而动态生成问题。

四、预设对比情境,促问题动态生成

【案例】 执教六年级上册《抵抗弯曲》时,我拿出一根长方体形状的小木棍,先让班里的“大块头”来折,结果没有折断。然后又请班里的“小女生”来试一试,结果却折断了。同学们都很诧异,“小女生”的劲道肯定没有“大块头”大,却把木棍折断了,这是为什么?强烈的对比,深深刺激了学生们原有的认知,一个个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思考】 对比实验的特点是在所有影响结果的条件中,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余的都不变。利用显而易见的差别,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大块头”怎么比不过“小女生”?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充分激活。利用对比,生成的问题质量比较高。

五、预设直观情境,促问题动态生成

【案例】 执教六年级下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时,学生实验前,我提出了这样的观察要求:在放入小苏打,倒入白醋后,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手轻轻摸一摸反应瓶的外部,又有什么感觉?实验后,学生提出了问题:我看到的小气泡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大量小气泡?小苏打怎么变少了?为什么反应瓶变凉了?……引出了后面所要解决的问题。

【思考】 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应用到实验中,能充分收集实验数据,多角度发现实验现象,学生学会了观察,发现的问题就多,产生的问题就有质量。

预设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让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达到产生问题、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师精心预设情境,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它应该是探究的黏合剂和溶液,同时它还能给学生设疑,使学习者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能顺利生成问题,引入探究,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情景化的学习能把学生过去、现在、将来的活动联系起来,融合在一个大背景之中,直至引向课堂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