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把写文章的最佳境界称之为“凤头、猪肚、豹尾”。其实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彩的导课方法就像文章的“凤头”,要漂亮、醒目、吸引人的眼球,而课堂导入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趋进)的倾向,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强烈的求知欲刺激下进入主动学习状态。因此培养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与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学生和语文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里,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在阅读教学中激趣导课的方法。

1. 提问法。阅读教学中,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就是教师有目的的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的内容上来。在教学《孔乙己》时,我这样导入:“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引起思考,集中注意力)然后告诉学生,在鲁迅先生创作的33篇白话小说中,他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大作家巴金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珍品。《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呢?为什么它有那么高的评价呢?(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激发起他们读书的兴趣)请大家先读读课文,于是便自然地导入新课。这样提问导入,既可给学生以新知,又可承上启下,帮助学生将知识归类,同时又渗透了阅读方法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

2.情境法。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有效的方法,给学生一种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情感的波动和共鸣,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尝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由于现在的学生对周总理的生平事迹了解很少,加之全诗寄深厚的感情于精炼、含蓄的语言中,因而学生很难沉浸到课文的感动中去。于是,一上课我首先用崇敬、沉痛的语调向学生描述我当年听到总理逝世的心情和举国痛悼总理的情景,接着深情地朗诵了《一月的哀思》,学生们被深深震撼。当听到我说:“周总理为什么受到人民这样的拥护、爱戴和怀念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真切的感受吧”的时候,他们几乎是崇拜地打开了课本,整堂课始终充满着对总理无限崇敬、怀念的感情,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图示法。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都图文并茂,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更倾向于看图,借助图画来领会文意。在阅读课导入时,教师不妨以图为切入口,利用教学挂图、简笔画或幻灯片等手段,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而好奇正是求知的前提。教学《巍巍中山陵》时,我事先把课文内容绘制成一幅示意图,并把“牌坊”、“碑亭”、“祭堂”这些陵园主要建筑物遮住,让学生自己一一对应地排好顺序,并说清理由。学生认真观察之后,终于提出:“能看书吗?”(正是目的所在)得到允许后,学生便迫不及待地一边读,一边积极思考,在强烈的求知欲的促使下进入学习状态。

4.实验法。语文课用演示实验是不多见的,且常常是“物以稀为贵”,因而以此导入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迅速集中注意力。在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我把两只烧杯并排放在讲台上,这两只烧杯大小相同,水位相同,不过一只盛的是肥皂水,一只盛的是食醋。我告诉学生这节课做个实验(学生个个瞪大眼睛,看着老师,教室内鸦雀无声)。我拿出一朵红色的喇叭花,把它先放入肥皂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很快,它变成蓝色。再把这朵蓝色的花放入食醋中,它又重新变成红色。这时,课堂气氛大为活跃,一张张充满惊奇的脸孔议论纷纷。我不失时机地说道:“问题的答案就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中……”还不等我说完,学生就翻开了书。这样的导入,对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都会有强化之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么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好第一关——导课,使学生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引起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地吸收,积极地反应,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