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散文。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写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又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作结。这篇散文构思精巧,句段精美,首尾照应,结构浑然一体,是学生品诵的佳作。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主要特点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感受祖国锦绣河山的壮美,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主要特点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

1.举一反三,自主合作。2.以读为本,读中赏美。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并运用“读读、画画、练练、说说”的方法阅读文章,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流程

1.激情导入——让学生期待美。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深入地了解和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让我们快乐出发!在授课前,花极短的时间,用激情饱满的语言切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2.整体感知——让学生发现美。

授课初,我就播放了桂林山水风光图,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距离一下缩短了许多。

3.潜心品读——让学生感受美

在第二段的教学中,我抓住重点句子指导学生运用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反复品读,深入体会漓江水的独特魅力,并采取对比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在学生深刻感受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后,再次配乐朗读课文,以读促思,在读中悟情 。通过读让学生体会排比句的整齐美、节奏美,在读中培养语感,把读中感悟到的用读表达出来。

4.举一反三——让学生感悟美。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刚刚学到的“读读、画画、练练、说说”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选出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学生学习成就感大增,有扶有放,学法迁移,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5.总结积累——让学生升华美。

在尾段教学中,我以读代讲,并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桂林山水的景象。有了二三自然段的深入学习,不用过多讲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明白了山水是画的主体,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则是点缀,感受了美轮美奂的桂林风光,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6.读说结合——让学生深化美。

学完了课文,让一名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桂林山水,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一个回顾,让桂林山水的美得以深化。

7.拓展延伸——让学生创造美。

我设计的课后作业是要大家来当小设计师,为今年的桂林“山水旅游节”作一个创意设计。这一设计沟通了课堂内外,深化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使学生走向了生活,把学习语文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融为一体,体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

这节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语言文字,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我们又一起走出了语言文字,带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走向了生活。设计教学时,我努力做到,让学生课前有所期待,课堂有所满足,课后有所回味,品味语言文字,品味真挚情感,让我们的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