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是苏轼为好友文与可《筼筜谷偃竹》画卷所写的一篇题画记,也是一篇文艺随笔。但从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所提供的译文来看,某些句子的翻译不太妥当,现将笔者的疑虑献诸于众。1.“庖丁,解牛者也。”这是一个典型的判断句,应该翻译成“庖丁,是一个肢解牛肉的厨子”。长期以来,人们都把这个句子理解成“庖丁是一个宰牛的高手”。

从《庖丁解牛》原文的语境来看,并没有描写他怎么对付一头活牛,并将活牛杀死的动作和过程。从事理上推断,就算他是专业杀牛的,怎么说,一个人也不可能将一头活牛宰杀而死,更何况是一个厨师。我们有理由相信:庖丁解牛一文只是截取了庖丁为文惠君肢解整牛,拔除毛皮,卸开骨肉的系列动作,进行了动作描写与技术分析。牛之死,并未涉笔。因此我以为要翻译成庖丁在为文惠君宰牛,把庖丁理解成一个宰牛的人,这既不符合事理,也不符合文本语境。

2.“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中,翻译的主要问题是“今夫”二字。“今夫”是一个复合虚词构成的发语词,不能理解为“今天”。具体翻译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词其实又译不出一个合适的现代汉语词语。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就都将它略而不译。如果非要译成 “今天”反倒显得别扭而不顺。因此,这个句子按照苏轼文本的点评语意,略去 “今夫”, 直接翻译便可。或“先生您能在这种墨竹中寄托自己的情趣和思想感情”,或“先生您能把自己的情趣和思想感情寄托在自己所画的这种墨竹中”,或“您在画竹上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师用书》所译“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从下文的语境来看也是不大妥贴的。文本语意不是指画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而是指“能将思想感情寄托在画中”的一种能力和画竹的境界。这里的误解同样会给下文的翻译带来一些更大的误解。

3.“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这个句子是整个这段文章翻译中问题最大的地方。“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这种翻译使人更加费解:文与可画中的“思想感情”怎么又成了“有道者的”一种“认识”了?在艺术上,很难说谁的感情有道,谁的感情无道;只能说谁表现出了感情,谁还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谁的感情表现得好,谁表现得不好。

这里,我们只要分析一下文本的语境,就不难看出,作者苏轼引用弟弟子由《墨竹赋》中的话,是故意将朋友文与可墨竹画的艺术境界和他们弟兄俩徒知其意、徒有其道进行比较的,其目的在于拿他们弟兄俩的不足来映衬朋友的至高境界,最终的立意是在阐明弟弟子由、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差距还很大。所以,“有道者”就应该理解为像苏氏弟兄俩这样知道一般的画竹知识、道理或技能却并不能将思想感情寄托于画面中并画出颇具艺术个性魅力竹子的人。因此,我以为文本中“有道者”系指苏氏弟兄,应该翻译为“只知道某些画竹道理和方法的人”。

“而” 字在《教师用书》译文中被理解为一般的承接连词,不译。我以为搞清了“有道者”的意思之后,而就可以直接翻译为 “可是”,当转折关系讲最好。

“则”字应该当否定性的语气副词或表转折的连词来讲,可以译为“却”。在《教师用书》译文中似乎和后边的“耶”结合起来按反诘语气被译为“难道”了,我以为这也不符合前边所说文本语境。

“耶”是一个可以表示多种疑问语气的语气助词,可用于特指疑问、是非疑问、选择疑问、反诘疑问和测度疑问等各种疑问句的句末,依据文本前后语意,此处当否定性的测度语气讲更好,译为“吧”、“ 呀”皆可,二者的区别在于原文“?”的处理。

基于此,笔者认为翻译文言文的时候,无论实词词义的解释,还是虚词用法与意义的判定,虽然古汉语字典和词典里可能有无数个解释与用法,可是面对具体的语句,我们必须选择那个最符合文本语境,最能体现作者愿意的语词,句式翻译和选择也应遵循充分体现作者语意、最符合文本语境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