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然而大多数教师还是喜欢“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尤其是各级各类公开课中,更是追求课堂展示完美圆满,常常将“错误”资源轻描淡写或一带而过,掩盖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面对错误,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经历“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过程,致力于点“错”成“宝”,变错误为资源,化失误为力量,成就精彩的“人本”数学课堂。一、预测错误,关注“人本”课堂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某些错误,教师是可以预测到的。我们可以通过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分析学情,从而估计出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并在学生未发生认识偏差之前,通过各种形式将错误诱导出来,进而进行正确引导。

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半圆的周长是多少?我意识到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受负迁移的干扰,肯定很多学生会这么做:先求圆的周长,再除以2。于是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半圆。通过画图让学生发现,如果只是周长的一半,那是一段圆弧,而不是半圆,还要加上一条直径,才是一个完整的半圆。这样学生从自己的操作中感悟到错误原因,也感悟到在解题时,不能想当然,而应该联系实际思考问题。

二、善待错误,构建“人本”课堂

学生受已有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水平的限制,难免会把相关的知识点混淆在一起而产生错误。作为教师应该善待错误,给学生们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完整地显露自己的思维,才能从中发现他们的病因所在。

如“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花多少分钟?”大部分学生看到问题后,按已有的经验不假思索地说:40分钟。这时,教师不必急于向学生出示正确结果,而是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再试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一番探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三、正视错误,打造“人本”课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为前提,尤其是内在的“观念冲突”。教师主动呈现“错误”资源,让学生转换角色,主动反思,重新认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从而主动地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例如在圆锥体积计算中,学生常常会漏写“■”。我的做法是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学生发现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与书上的结论有很大的差异,这时让学生反思以下问题:①什么条件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②如果不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又是什么关系?这时教师不要立即评判结果,而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讨论、争辩、反思的过程,才能完整地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理解并记住了。

四、捕捉错误,成就“人本”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时都有可能犯错误。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例如,“有一个圆柱体,它底面的半径为20cm,高为15cm,它的表面积为多少?”学生的常规思路都是先算出圆柱的侧面积,然后再计算出两个底面积进行相加,也就是2×3.14×20×15+3.14×20×20×2。但是,有一位学生却是这样列式的2×3.14×20×(15+20)。我让这名学生自己来解释。他说:利用乘法分配律提取第一种解题方法中的共同因数,这样便得到了现在的做法。不过这种解法肯定只是从算法的角度来考虑的,从它的意义来思考,要如何理解这样的解法呢?我让学生试着讨论,一位学生说:2×3.14×20应该表示的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另一位学生说:15+20是底面半径加高。这时,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在讨论以及画画连连等活动后,终于有学生从中悟出了道理。

只有对“错误”资源进行认真辨析,发现其价值取向,并进行合理借势,进行再认识,再探究,再学习,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我们应该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而充分地利用、引导和矫正。另外,教师应尽量避免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应该提供机会让出差错者在教师或同伴的暗示下,经历思辨过程, 获得认知层面与情感层面的“双赢”,从而有效地成就“人本”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