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不仅影响着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也关乎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鉴于此,对于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本着有效性原则,从加强学法指导、鼓励品诵积累、注重深化延伸三方面展开论述。一、阅读能力,在指导引领中高效提升

小学中高年级正是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的起步的阶段,因而教师应突出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性,给予细心指导,让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和思考。教师可以采用先导后学的方式,先指出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学生再根据这些要求和方法自学;或是采用先学后导的方式,学生先自学,利用学习工具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后,教师再对其进行引导,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在实践中有着较大的操作空间。

例如在学习《陶校长的演讲》一文时,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我提出问题:①陶校长演讲的内容是什么?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②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除了课文上说的,你还有哪些好方法使自己的学问进步?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分别对“四问”进行深入理解,理清层次后,在每一问上都进行批注,再抓关键词朗读体会。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真正使学生在独立阅读中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体会“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养成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二、阅读习惯,在品诵积累中不断积淀

学生经过自学和讨论之后,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用笔画下来,或做摘录,并说出自己喜欢这些词句的理由或对这些词句的感受,对文中重点或精彩的词句的意思和词句所表达的情意作进一步理解和体会。这样一种独特的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过程,更是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

例如《西湖》一文描写了西湖自然风光的优美,文中不乏一些精彩的语句,如“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等。很多同学都做了摘录,并说出了自己喜欢的理由。其中有一位学生不仅熟读课文,还背诵了全文,她说文中对西湖的清奇秀丽描写得非常到位,她很喜欢作者那细腻的笔风,而且她的爷爷奶奶就住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让她更喜欢西湖,喜欢《西湖》这篇课文。在读读、说说、品品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分析让学生自己讲,道理让学生自己悟,学法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最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创的效果。

三、阅读素养,在拓展延伸中飞跃

在“大语文”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观念下,阅读教学要立足于文本,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教师可以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帮助学生选择有助于文本解读的课外书籍,从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在阅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阅读的语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在读物的选取上要保证阅读内容的健康性和丰富性。

例如学习《军神》一课,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中刘伯承为什么一开始不说出自己的身份?刘伯承为什么怕麻醉药损伤脑神经,他是为了自己吗?这些疑问都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些与刘伯承相关的文献来找到答案,如《刘伯承军事选》、《刘伯承传》。通过拓展阅读,了解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体会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同时,我让学生在课外搜集与《军神》内容相似的资料,并组织了一个讲故事比赛,课堂气氛很活跃。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细读、课外资料的深化延伸,使学生都能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主旨,提升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关乎整个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所以阅读教学就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让学生自主有效地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在有效的品读体味中逐步提升自己的阅读质量,尝试用适合的课外读物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蕴。在教师的指引点拔下,真正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