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学语文教学,日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抓住语文规律进行教学,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诗歌鉴赏的方法、技巧,从而普遍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一、积累典型意象是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基础

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意象在历代诗词中反复出现,积淀了丰富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的情感,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暗示性。无论在任何诗人的笔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也就是说,诗歌的意象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是民族的审美习惯。例如:柳代表了离情;菊是人格的写照;梅是高洁的象征;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美酒是各种情感的催化剂;香草美人是理想的化身;梧桐更兼细雨则是悲情笼罩了。这些基本意象在意象的构成和意境的创造上有着许多规律性和历史继承性的东西。要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首先要大量积累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避免诗歌鉴赏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了解意象作用是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关键

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大体有渲染气氛、借景抒情、以景衬境、奠定感情基调、象征气节品格、构成意境等。诗人常用花草树木、风花雪月等景物来营造气氛。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就营造了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凄凉、落寞的氛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文学的传统特色,更是诗歌的惯用手法。诗人总是将一定的情绪凝聚在某种自然景物上。所谓“情以物迁”,日月运行,寒来暑往,客观的自然景象在诗人的视野中绝非单纯的审美对象,而是感情的寄托物。唐代杜甫的《登高》是传诵千古的悲秋绝唱:“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百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无边无际的肃杀秋色使缠绕诗人大半生的家国之愁,困顿之伤涌上心头,凝结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饱含血泪的诗句,使后世读者怦然心动。有些诗词在开头便选用富含典型意义的意象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柳永的《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便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渲染了送别的气氛,奠定了低沉、凄凉、伤感的基调。在山水诗中,诗人常用以景衬境的写法。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雨后的山、山上的松林在月色的照耀下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明净;而此刻的山泉因是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在咏物诗中,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常常是诗人自身形象的生动写照。诗歌的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各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理解它、掌握它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一条捷径。

三、把握意象内在联系、掌握解读技巧是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升华

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十分强调意象的组合,诗人的聪明就在于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物象,并且用意作纽带,组成综合的意象,表达深厚的感情。那么意和象之间就有了一种内在的深层的联系,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空间。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诗歌鉴赏中要学会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放飞想象的翅膀,再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例如赏析《天净沙·秋思》,运用联想和想象,脑海中可出现这样的画面:深秋时节,万物肃杀,旷野中伫立着一棵黄叶落尽被枯藤缠绕的老树,一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铜枝铁干之上——又到黄昏了。忽然,眼前出现了一架小桥,桥下一湾碧水潺潺流淌,水边桥头横卧着几间小屋,小屋上缕缕炊烟袅袅飘起,劳作了一天的农人们已回到了自己的家。而一条黄尘漫漫的古驿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精疲力竭的老马却迟缓地走着。太阳落山了,一轮血红的残阳,映照着大地,也映照着风尘满面的游子,他依然在天涯漂泊,漂泊……此时,我们仿佛听到了游子的哀叹——何处是归程。脑海中有了这样的画面就不难体会到景物的荒疏、凄凉,也不难感受作者的落魄哀愁和孤苦无依了。

总之,意象在诗歌鉴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关系到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成败。学生掌握了意象的相关知识,并在诗歌鉴赏中反复地揣摩意象,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因此,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意象为突破口,从而实现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