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学生的演示台。我认为在课堂上应该还给学生以下学习”权利”。一、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1.根据课文的题目去发问。如我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引导学生针对题目发问:哪些词表明地点发生了变化?这两个地方,作者倾注的情感会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猜他会更倾心哪一个?为什么?这些问题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疑惑提出自己的疑问。“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我的做法是:每次新课前发的导学案卷子上,在预习案的部分留有四行空白。这四行就是让学生回家预习时,把不理解的问题写在这里。第二天讲课前,课代表就会收集起来交给老师或在班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启发学生提问。如:学生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作者的情感也就显现出来:喜欢百草园,不喜欢三味书屋。不喜欢三味书屋,是不喜欢那里的人,还是那里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模式?通过层层发问,最终学生明白:封建旧式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束缚孩子健康成长。与今天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培养了学习兴趣,学会了学习的技能,拓宽学习的外延,挖掘了学习深度。

二、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一节课40分钟,怎么体现读?我认为:短文精读,长文选读。这样既不影响教材的分析,又在一节课上体现了读,美文美读,美读悟情。我在讲授泰戈尔的《金色花》时是这样安排朗读的:1.先放一段flash课文朗读,听读知情;2.然后美读悟情。在这个环节中,我提出朗读要求:在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最感人的语段旁就“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方面作上标记。读的过程中用心品读,学会用双眼读书,一只眼睛看字面上的内容,另一只眼睛懂得搜寻文字后面的意蕴。3.自由发言:从( )句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孩子;从( )句中,我读出了一个( )妈妈。从( )句中,我仿佛看见了( )。

课文的理解是在阅读中完成的。 在朗读的环节中,教师要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引读、默读、范读等应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特别是要切准可读处让学生读出感情。

三、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更为重要。教师必须设法提供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分小组讨论是时下课堂中常见的形式,它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过程中,把导学案中的问题交还给每个组讨论。然后四人统一答案,由一个人向全班同学汇报。四人轮流坐庄,每人都有讲的机会。日久天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说”的能手。同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之中,获取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四、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

练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学生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是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的。课堂上动手练的时机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优化练的设计,写生字、写词语、设计填空、摘抄精彩句段、仿写一段话、扩写或续写故事等均可。我在讲《谈生命》时,利用多媒体制作了许多有关生命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然后引导学生配乐配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图文声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深深的体会到了生命的短暂,脆弱,顽强,美好,从而懂得珍惜现在的生命。让学生回忆关于生命格言,用“生命是( )”的形式说说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教师采用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体作用,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我觉得教师就是要把发现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给学生。放手了,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权利,更多的体验。放手也是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