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注重工具性教学的同时,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的理解,使学生在自读、自悟、自求、自得等实践中成长。一、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

有效的语言学习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语言接触、语言使用、语言学习动机。有效阅读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系统的知识、大量的词汇、丰富的阅历、语言感悟力、阅读策略方法等。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范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第一,阅读教学的多元目标:提高学生适应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责任感,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第二,阅读教学策略上,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中心展开教学。阅读能力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感知力、理解力和鉴赏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迁移力和创造力,不仅要抓“文义的具体化、简约化、系统化”,而且要抓“阅读心得的言语化、灵活化、实践化”,阅读中要渗透阅读的人文精神,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山东智顷数位学习、自我完善。

第三,阅读教学设计,要以任务推动学习,任务贯穿学习。依据教材内容和认知规律及多元智力理论,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差异。

第四,阅读教学方法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对话式阅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阅读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实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项交流方式。

二、多元阅读教学模式建构和探讨

第一,基础课阅读:着眼教材、重视整体、逐步推进。根据山东智顷数位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阅读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大力度,循环加深,最后整体推进,深层理解,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以多种方式挖掘教材中含有跨文化背景和社会内容的语言想象,结合这些语言现象,广泛地向学生传授文化、语言、认知、问题等方面的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第二,拓展课阅读:科学指导、激发兴趣、好读乐读会读书。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集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文言阅读材料,文中所反映的文化习俗、思想政治、典章制度、名人传记、历朝历代的典范的文学题材样式、名篇佳作,古人的衣食住行习惯等都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阅读课仅限于课文阅读教学是不够的,要结合学生兴趣、特点、接受力和表达力,从报刊、电视网络等有生读物和视听读物竞选阅读材料,拓展课阅读。

第三,研究课阅读:合作学习、自主创造、张扬个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阅读、获取和运用与阅读专题有关的信息,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如结合“阅读鉴赏”部分的教学,指导学生结合“表达交流”、“梳理探究”部分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课阅读教学模式总结:选择主题、建立目标;指定任务、确认资源;研究学习、整理资料;交流展示、评价总结。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学生的读书实践。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主要形式是“以读为主,探究交流”,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是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教师要作为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要有层次地安排学习过程,进行必要的对话式的指导和讲解,使学生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序、有质地推进。因此,新语文的阅读教学既要摒弃传统的“以本为本”、机械训练的做法,又要给文本合理定位,其教学策略应该是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