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里面有太多的不明确的因素,许多的事情是你在课前无法预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千万不可死抱着课前的预设去“走”教案,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卡壳”现象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换一种方式,变换一个角度,这样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笔者结合自己两次不同执教《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过程具体谈谈。片断一:

生:老师,我觉得“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一句中的:“终于”一词用得不恰当。

师:为什么呢?

生:“终于”一词让我觉得作者早就希望肖邦病倒,现在真的病倒了,有幸灾乐祸之嫌。但是作者的本意并不是这样,所以这里不能用“终于”,要么去掉,要么换成“不幸”或其他词。(其他学生纷纷点头)

师:(迟疑片刻)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好吗?大家想一想,肖邦的病倒是意料之中的事还是意料之外的事?

生:(异口同声)意料之中的事。

师:既然是意料之中的事,说明作者在肖邦病倒前就预料到了,后来他真的病了,作者和我们都不感到意外,符合我们当初的推断,因此就用了“终于”一词。

生:(似懂非懂)点头。(正值下课铃响,赶紧宣布下课)

片断二:

师:(出示句子: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同学们,你们在上一节课中提出一个很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终于”一词用得是否恰当?现在请大家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恰当。肖邦是个工作狂,他过度地工作,是工作让他累垮,这样的结果早就可以预料到,所以这里的“终于”表示在意料之中。

生:我还是觉得不好。放在句子中仍有幸灾乐祸之感,但是又与作者的本意矛盾。

师:现在有了意见的分歧,到底恰当不恰当呢?大家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一下。首先,我们来说一说“终于”的意思。

生:(迫不及待)它的意思就是经过等待、盼望之后出现的情况。例如,我左盼右盼,终于迎来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其余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有没有其他的意思了?

生:(摇头)

师:在字典上,我发现它还有另一层意思,“经过种种变化之后出现的情况”。(板书)在这里,我们应该选择这层意思。

生:(不太信服,茫然看着黑板)

师:大家知道,肖邦离开祖国后开始并没有病倒,但是后来病倒了,这就说明情况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作者在当初能不能预料到?

生:能!

师:也就是说这种结果没有出乎意料,早在意料之中,它证实了作者最初的推测,因此,可不可以用“终于”?

生:可以!

师:你们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我有一个问题要请教你们,肖邦病倒的结果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那么你们是如何预料到的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谈一谈。

生:因为他深深地思念着祖国和亲人。“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是这种浓浓的思念和担忧让他病倒。

生:正是因为肖邦这种思念得不到实现,所以他把思念融进了工作中,“他勉励自己工作、工作、再工作!”是疯狂的工作让他病倒。

生:除了疯狂的工作,他还面临生活的贫困。“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奔波之苦让他病倒。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我佩服你们独道的理解,精彩的发言,同时也感谢你们给我上了精彩、难忘的一课!

教后反思:

回眸第一节课,由于疏忽,没有很好钻研教材、利用资源,不但没有一点主动权,而且还使一个牵一发动全身,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品悟情感的机会丧失。学生的质疑火花、探究欲望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真是一个失败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镜头二中,我将学生带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潜心领会语言文字,从设疑到解词,再到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解释,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形之中,将语言文字训练也落到了实处。教材,并非是一种物化的载体,而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只有阅读主体对这种隐藏的生命意义有所体验、触动时,文本的生命意义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