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已落下帷幕。然而教师的教学风采、山东智顷数位学习智慧、教学艺术以及各具特色的有效教学策略却历历在目,特别是宝鸡经二路小学冯宝林老师关于《体积与容积》的教学,令我至今难忘,现简要介绍分析,以期与同行共勉。

一、 教学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 故事导入,激趣设疑。

课始以“乌鸦喝水”动画故事为切入点,播放动画视频:瓶中水位低,乌鸦要喝水,怎么办?随着瓶中石子的增多,乌鸦终于喝到了水。提出问题:“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了水?”“为什么把石子放进瓶子里,水面就升高了呢?”感知石子占有空间。

(二) 演示探究,认识体积。

1.感知物体占有空间。2.感知物体占空间有大有小。

3.设疑比较,验证猜测。4.感知物体的体积与形状无关。

(三)演示交流,理解容积。

1.在转化中初步认知。教师将“橡皮泥”再捏成碗状,设疑:这个碗占有空间吗?感知碗仍占有空间,同时提问:“碗能做什么?”在学生叙述中感知,说明它是容器,能容纳物体。

2.结合生活经验认知。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容器图片,说说这些容器的作用,再说说你还知道什么能容纳物体,学生举例生活中所知道和看到的容器,进一步感知容器的作用。

3.演示中揭示概念,伴随例举生活中的实例深化对容积的认知。

4.深入理解容积。在杯中倒入半杯水,质疑:“此时水的体积是杯子的容积吗?杯子的容积是什么?”理解“所能容纳”的意思。

5.相关练习,理解容积。(略)

(四)观察比较理解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出示花盆和黑板擦,提问:(1)“它们有体积吗?谁的体积大?”强调:任何物体都有体积。(2)“它们有容积吗?”强调:只有容器才有容积。随后引导学生理解花盆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比较让学生感知“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五)课堂总结,评价体验。(略)

二、课后感想与感受

1.朴实无华却环环相扣。教学中没有过多的粉饰,有的只是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观察、思考、实验等体验探究活动,学生完全融入其中,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进行,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逐渐感知,逐步理解,当新知呼之欲出之时,教师引导学生适时归纳总结,学生如同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经历愉悦的旅行,到达彼岸时已自然建立了概念。

2.简单随意却掷地有声。教师随手拿起的墨水瓶、橡皮、数学书、粉笔等,这些学生学习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体,都成为教师引起学生观察、再认识的对象,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从理性的角度重新认识了他们所熟知的物体竟蕴含着知识,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意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源于教材却深度挖掘。教材是通过比较两个不同形状但大小接近的物体的大小引出体积的概念,教师在这节课却是在建立概念之后,用体积概念来判断两个物体(土豆和梨)的大小?当用眼睛分辨出现分歧时,教师激励学生设计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实验验证,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探究。我们明显感到教师深度挖掘教材后,利用这一环节有意设疑,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去思考、设计,不为判断而判断,而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容积的理解,教师不满足于归纳出概念,而是进一步通过给杯中倒半杯水,引发学生思考:“这时水的体积是否就是杯子的容积?水倒在哪里,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理解容积概念中的“所能容纳”的含义。在体积向容积的过渡教学中,教师借助捏橡皮泥,由长方体捏成球状,感受形变体不变,再捏成碗状,有体且能装东西,在奇妙的变化中揭示容器的作用,贴切而不造作,自然顺畅地进入容积的教学,显示了教师特有的智慧。

总之,教师以新的山东智顷数位学习理念贯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而且概念的建立,能力的培养,均在自然流畅、扎实高效的数学活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教与学浑然一体。特别是一些教学细节的设疑质疑活动,学生在辨析中对涉及的内容更加明晰。整节课朴实中见真谛,教学质量效益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