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修改的能力,教师只给点拨。该怎么改?让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的地位了吗?能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益的。”根据新课标理念及本人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改变批改模式,使学生愿意自我修改作文

学生不喜欢自己修改作文就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学生若认识到重要性,愿意自己动手修改习作,写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作文批改评语模式,讲究方法,善于引导,在作文批语中努力做到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

老师批改作文时要针对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指正,做到有的放矢,切忌空洞模糊、言之无物,例如:“语言不够生动”“用词欠准确”“内容不够具体”这类批判,不但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缺乏针对性。哪里不够具体,应如何写具体,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教师在批改时也要善于启发,少空洞说教。要大力营造“童言无忌”的写作氛围,千万不可带着成人的、僵化的“有色眼镜”,用自己心中固有的“模式去看待学生的作文,去评价学生的作文。评语中更要有鼓励性,使学生乐意接受老师的意见,自觉主动的修改。要善于在小学生习作的字里行间,用“放大镜”去发现那些吐露真情的地方,哪怕是一个词、一个标点、一句话、一个标题……只要说的是真话,表达的是真情,我们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给批改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修改作文

培养学生的习作自改能力,教师要通过示范,教给方法,为学生自改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示范。具体做法是: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查阅后,找出共性的问题,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原文投影,在作文课上修改。根据本次作文的重点要求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激发学生打开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让学生用自读的方式去发现自己文章的毛病或需要完善的地方。教师可教给学生具体的修改步骤:一读,读一读文章是否琅琅上口,语句是否通顺;二想,想想文章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立意是否明确、条理是否清楚;三改,进行必要的删添改。修改后,再把全文通读一遍,不当之处再改,再读。

总之,教师的引导要与学生的自改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自批、自悟、自改的能力,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修改兴趣,使学生乐于修改作文

学生掌握了初步的修改方法后,我在平时的作文讲评训练中,采用多种形式,调动他们修改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自我修改作文。

1.互改。互改是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好方法,学生间彼此修改,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这样做对被改者有益,对改者也有好处。但是由于学生智力发展和环境影响的差异,学生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作文的能力也存在差别。因此,教会学生之间互改,要循序渐进,需要教师指导。修改过程中,让学生相互讨论、相互评改,教师要严密组织,对共性的问题要给予提醒。

根据自己对学生写作方面的了解,可以让在写作方面有优势的优等生和中等生与写作欠佳的后进生互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对于写作欠佳的后进生来说是在欣赏佳作和提高。

2.独立改。当学生初步具备了认真修改作文的意识和能力之后,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事实证明,学生的作文,只有老师修改,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难于提高的。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应放手让他们改自己的作文,品尝其间的甘苦,领悟写作的奥妙,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由于小学属于打基础的阶段,小学生作文能力还不高,修改自己的作文更是刚刚起步,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系统工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不能操之过急,要注意掌握阶段性,从“抱”到“扶”,最后到“放”,化难为易,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